特视探索

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9-26 11:40 阅读

  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常以阴功救物,仁逮蠢类。

  关于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

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

  道士王纂真白先生桓闿兰公阮基

  道士王纂

  道士王纂者,金坛人也,居马迹山。

  常以阴功救物,仁逮蠢类。

  值西晋之末,中原乱离,饥馑既臻,疫疠乃作,时有毒瘴,殒毙者多,闾里凋荒,死亡枕藉。

  纂于静室,飞章告玄,三夕之中,继之以泣。

  至第三夜,有光如昼,照其家庭,即有瑞风景云,纷郁空际,俄而异香天乐,下集庭中,介金执锐之士三千余人,罗列若有所候。

  顷之,珠幢宝幡,霓旆羽节,红旗锦旆各二,相对前引,幢居其前,节最居后。

  又四青童执花捧香,二侍女捧案,地舒锦席,前立巨屏,左右龙虎将军,侍从官将,各二十许人,立屏两面,若有备卫焉。

  复有金甲大将军二十六人,神五十人,次龙虎二君之外,班列肃如也。

  须臾,笙簧骇空。

  自北而至,五色奇光,灼烁艳逸。

  一人佩剑持版而前,告纂曰:太上道君至矣。

  于是,百宝大座,自空而下,太上大道君,侍二真人,二天帝。

  在座之上,道君五色莲花,二真二帝立侍焉。

  纂拜手迎谒,跪伏于地。

  道君曰:子愍念生民,形于章真,刳心投血,感动幽冥。

  地司列言,吾得以鉴躬于子矣。

  纂匍匐礼谢竟,道君告曰:夫一阴一阳,化育万物,而五行为之用。

  五行互(互原作且,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有相胜,各有盛衰,代谢推迁,间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气气相续(续原作胜,据明抄本、陈校本改)。

  亿劫已来,未始暂辍也。

  得其生者,合于纯阳,升于天而仙;得其死者,沦于至阴,在地而为鬼。

  鬼物之中,自有优劣强弱,刚柔善恶,与人世无异。

  玉皇天尊,虑鬼神之肆横害于人也,常命五帝三官,检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备。

  然而季世之民,浇伪者众,淳源既散,妖诈萌生。

  不忠于君,不孝于亲,违三纲五常之教,自投死地。

  由于六天故气,魔鬼之徒,与历代已来,将败军死,聚结为党,亦戕害生民。

  驾雨乘风,因衰伺隙,为种种病。

  中伤极多,亦有不终天年,罹其天枉者。

  昔于杜阳宫出神咒经,授真人唐平,使其流布,以救于物,民间有之。

  世人见王翦、白起之名,谓为虚诞。

  此盖从来将领者,生为兵统,死为鬼帅,有功者迁为阴官。

  残害者犹居魔属,乘五行败气,为瘵为瘥。

  然以阳为惮,以神咒服之,自当弭戢矣。

  今以《神化》、《神咒》二经,复授于子,按而行之,以拯护万民也。

  即命待童,披九光之韫,以《神化经》及《三五大斋》之诀,授之于纂,曰:勉而勤之,阴功克成,真阶可冀也!言讫,千乘万骑,西北而举,升还上清矣。

  篡按经品斋科,行于江表,疫毒镇弭,生灵又康。

  自晋及兹,蒙其福者,不可胜纪焉。

  (出《神仙感遇传》)

  真白先生

  真白先生陶君,讳弘景,字通明,吴荆州牧浚七世孙,丹阳人也。

  母初娠,梦青龙出怀,并二天人降,手执香炉。

  觉语左右,言当孕男子,非凡人,多恐无后。

  及生,标异,幼而聪识,长而博达,因读《神仙传》,有乘云驭龙之志。

  年十七,与江斅、褚炫、刘俊,为宋朝升明四友。

  仕齐,历诸王侍读。

  年二十余,稍服食,后就兴世观主孙先生咨禀经法,精行道要。

  殆通幽洞微,转(转原作传,据《云笈七签》一○七《李渤贞白先生传》改)奉朝请,乃拜表解职。

  答诏优叹,赐与甚厚。

  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咸云:宋齐已来,未有斯事。

  遂入茅山,又得杨许真书。

  遂登岩告静,自称华阳稳居,书疏亦以此代姓名。

  至明帝(帝原作年,据《云笈七签》改)时,议欲迎往蒋山,恳辞得止。

  然敕命饷赉,恒为繁极。

  乃造三层楼栖止,身居其上,弟子居中,接宾于下,令一小竖传度而已。

  潜光隐耀,内修秘密,深诚所诣。

  远属灵人,可谓感而遂通矣。

  身长七尺八寸,为性圆通谦谨,心如明镜,遇物便了。

  深慕张良之为人,率性轻虚,飘飘然颇有云间兴。

  其所通者,皆得于心,非傍识所能及。

  长于诠正谬伪。

  地理历算,文不空发,成即为体。

  造浑天仪,转之,与天相会。

  其撰真诰隐诀,注老子等书,二百余卷。

  至永元(元原作平,据明抄本改)三年,深藏向晦。

  及梁武帝革命,议国号未定,先生乃引诸谶记,定梁应运之符。

  又择交禅日,灵验昭著。

  敕使入山,宣旨酬谢。

  帝既早与之交游,自此后动静必报。

  先生既得秘旨妙诀,以为神丹可成,恒苦无药,帝给之。

  又手敕咨迓,先生因画二牛:一散放于水间;一著金笼,一人执绳,以杖驱之。

  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效曳尾龟,岂可致邪。

  其时每有大事,无不已前陈奏,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以大同初,献二刀,一名善胜,一名成胜,为佳宝。

  梁武初未知道教,先生渐悟之,后诣张天师道裕,建立玄坛三百所,皆先生之资也。

  梁(梁下原有武字,按《金楼子》乃元帝所撰,据《云笈七签》删)帝《金楼子》云:予于隐士重陶真白,士大夫重周弘正。

  其于义理,精博无穷,亦一时名士也。

  先生尝作诗云: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谭空。

  不信昭阳殿,化作单于宫。

  其时人皆谈空理,不习武事,侯景之难,亦如所言。

  先生以大同二年丙辰岁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告化,时年八十一,颜色不变,屈伸如常,室中香气,积日不散。

  以其月十四日,窆于雷平山,同轩辕之葬衣冠,如子乔之藏剑舄,比于兹日,可得符焉。

  诏追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仍敕舍人监护。

  马枢《得道传》云:受蓬莱都水监,弟子数百人。

  有先得道者,唯王远知、陆逸冲、桓清远,嗣先生之德焉。

  唐天宝元年,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太保,梁郡(许刻本郡作邵)陵王萧纶为碑铭焉。

  (出《神仙感遇传》,明抄本作出《神仙拾遗》)

  桓闿

  桓闿者,不知何许人也,事华阳陶先生,为执役之士,辛勤十余年。

  性常谨默沉静,奉役之外,无所营为。

  一旦,有二青童白鹤,自空而下,集隐居庭中。

  隐居欣然临轩接之,青童曰:太上命求桓先生耳。

  隐居默然,心计门人无姓恒者,命求之,乃执役桓君耳。

  问其所修何道而致此,桓君曰:修默朝之道积年,亲朝太帝九年矣,乃有今日之召。

  将升天,陶君欲师之,桓固执谦卑,不获请。

  陶君曰:某行教修道,勤亦至矣,得非有过,而淹延在世乎?愿为访之,他日相告。

  于是桓君服天衣,驾白鹤,升天而去。

  三日,密降陶君之室言曰:君子阴功著矣,所修本草,以虻虫水蛭辈为药,功虽及人,而害于物命。

  以此一纪之后,当解形去世,署蓬莱都水监耳。

  言讫乃去。

  陶君复以草木之药可代物命者,著别行本草三卷,以赎其过焉。

  后果解形得道。

  (出《神仙感遇传》、明抄本作出《神仙拾遗》)

  兰公

  兖州曲阜县高平乡九原里,有至人兰公。

  家族百余口,精专孝行,感动乾坤,忽有斗中真人,下降兰公之舍,自称孝悌王。

  云居日中为仙王,月中为明王,斗中为孝悌王。

  夫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

  且其三才肇分,始于三气,三气者,玉清三天也。

  玉清境是元始太圣真王治化也;太清者,玄道流行,虚无自然,玉皇所治也。

  吾于上清已下,托化人间,示陈孝悌之教。

  后晋代尝有真仙许逊,传吾孝道之宗,是为众仙之长。

  因付兰公至道秘旨。

  于是兰公获斯妙诀,颖悟真机,默辨往由,顾知前事。

  因与里人共出郊野,忽睹古冢三所,乃云:此是吾三仙解化之坟,请民报官,令移冢旁之路,勿令人物践蹋。

  吏乃讯于兰公,此言以何验实。

  公曰:第一冢者,昔有真人骸骨,今乃已得复形,是为地仙,长生久视。

  第二冢见有仙衣一对,道经一函,复有一人,方如醉卧,发之良久,乃能话谈,此以太阴炼形,绵养真气耳。

  第三冢有玉液丹,服之,白日便当冲翥。

  于时官吏与兰公对开三冢,其所明验,一一并同。

  兰公乃诣冢间,躬取仙衣挂体,又取金丹服之,招邀卧冢二真人,同共耸身而轻举。

  官吏悔谢,虔恳拜陈,启问兰公,何时下降。

  公曰:我自此,每十日一至于斯,更逾数年,百日一降,施行孝道,宜准玄科,接济樊笼,符臻至道。

  自尔,吴都十五童子,丹阳三岁灵孩,泊于兰公,并是仙之化现也。

  所传孝道之秘法,别有宝经一帙,金丹一合,铜符铁券,得之者唯高明大使许真君焉。

  (出《十二真君传》)

  阮基

  阮基者,河内人也。

  以周武帝建德七年,因射熊入王屋山东北,见一道士坐松树下,神状奇异。

  基遂舍弓矢,稽首起居已。

  师命基曰:可暂往观中眺望。

  岩间忽有一童子,引基到观门。

  台殿严丽,皆饰以金玉;土地清净,皆绀碧琉璃;行树端直,绿叶朱实,清风时起,锵然有声。

  基于门下观览,心神惶怖。

  载拜请退。

  即至师所、师笑曰:汝不敢进邪?基曰:凡夫肉人,不识大道,忽于今日,得睹天堂,情诚喜悦,不能自胜。

  愿师弘慈,济基沉溺。

  师曰:汝积罪人也,先身微缘,今得遇我。

  汝命将尽,其奈之何?基闻,不胜惶悚,叩头千百,求乞生津。

  师遂令基,舍恶从善,誓弃弓矢,乃授基《智惠上品十戒》,兼为设蔬食。

  食讫令去。

  基载拜奉辞,师曰:汝命绝之时,吾将度汝。

  其年冬,基得暴病而卒,唯左手一指尚暖。

  家人不即葬之,三日而活,久能言。

  言云:初见黄衣使者二人,执文书,引基去,忽至一处,状如台府,至屏门,使者引入。

  见大厅上有官人隐隐,阶前小吏数十人,皆执簿书,或青或黑。

  有一吏执黑簿,谓基曰:汝积罪深厚,应入地狱。

  基闻,仓卒惶怖,莫知何言。

  良久思之,忽忆圣师,心中作念:初别之时,‘言临命绝时,必来度汝’,今日危困,幸垂救济。

  须臾,天西北瑞云忽起,云车冉冉,自空而下,直至阶前,去地丈余而止。

  乃见圣师在车中坐,冥官见之。

  皆稽首作礼。

  圣师曰:我有弟子在此,故来度之。

  乃取经一卷付基,基载拜跪受,题云《太上救苦经》。

  令基读之一遍,冥官皆稽首受命听讫。

  谓基曰:可去,勿住此,深勤精进,后更与汝相见。

  言讫,失师所在,唯觉香气氛氲久之。

  乃见一黄衣使者,引基至家,唯闻家号泣之声,基乃还活。

  凝坐良久,追忆梦中经,不遗一字。

  乃慎持念,遂抄录传于世。

  复辞亲友,入王屋山,莫知所在。

  (出《神仙感遇传》)

  以上就是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十五的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93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