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歌行该如何鉴赏,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关于笑歌行该如何鉴赏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笑歌行该如何鉴赏的这些相关资料:
笑歌行该如何鉴赏
笑歌行
李白 〔唐代〕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译文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曲如钩吗,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吗,古人知此可要死道边。
张仪之所以愿鼓三寸不烂之舌,苏秦之所以不愿种洛阳负郭二顷田,皆是此由之故也。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沧浪老人唱一曲吗,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可怜的屈大夫,连自己保身都无术,却虚作《离骚》教人读。
真可笑呀,真可笑,赵国有个豫让,楚国有个屈平,卖身却只买得千载虚名。
许由洗耳又有什么用?伯夷和叔齐饿死也至无所成。
君爱身后之名,我爱眼前之酒。
饮酒眼前即能享乐,虚名身后又在何处?
男儿穷通当有时,今日之不遇,并非将来也没有时机。
如今我曲腰向君,君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猛虎向来不食案上之死肉,洪炉也不铸囊中锥一类的小玩意儿。
真可笑呀,真可笑,宁武子和朱买臣,当年也是叩着牛角唱歌,背着柴薪诵书。
这些一时遭困顿的贤土若今日逢君,君却看不出来,岂不令人佯狂而傲世哉!
赏析
此诗可分为四段。
每段都是以笑矣乎开头。
第一段,诗人化用汉代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来讽刺是非错位、黑自颠倒的丑恶社会现实。
接着举了战国时张仪、苏秦的例子来说明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现象。
张仪和苏秦是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
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权诈之术,取得了人主的信任。
张仪曾作过秦国的丞相,而苏秦却能佩六国相印,成了纵约长。
他们都凭着曲如钩的本领,成了显赫一时的权贵。
如果他抱诚守直,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的话,说不定他们早就饿死在道边了。
李白的这些诗句,借古讽今,旨在揭露当时国君昏聩,才使得象张仪、苏秦那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小人,一个个受宠得势,而象自己守直不阿的人,却只能作阶下囚了。
由于李白自己将社会看透了,认为不值得为统治者卖命卖力,思想反转为出世。
第二段就写出了这种思想的转变。
君不见四句,借用《楚辞·渔父》的典故,先写那位避世隐身 、欣然自乐的渔父,后写抱直守忠的屈原。
屈原被楚王放逐,行吟泽畔,遇到了隐者渔父。
渔父劝他和光同尘,与世推移,而屈原要坚守正义,正道直行,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宁赴湘流,葬身子鱼腹之中,也不愿以皓皓之自,而蒙世之尘埃。
渔父听完后:荛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君足’。
遂去,不复言。
李白在这里以调侃的口气,表面上是奚落屈原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其实骨子里是对现实社会的冷嘲热讽。
在曲如钩的社会里,正直如屈原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还不如学沧浪老人,避世隐身为好。
第三段,诗人运用豫让、屈平、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古人以不同方式求得身后名,深入展开议论。
屈平自投汨罗,博得以身殉国的美名。
豫让,春秋时晋国人,为智伯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而自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刺客。
巢父和许由为古代著名隐者,传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听后,认为有污自己的耳朵,便逃到颖水边洗耳,当时,巢父正牵犊饮于下流,就责怪许由污其犊口,遂牵犊到上游。
伯夷、叔齐为殷朝末年孤竹国君之子,武王伐纣之后,不食周粟而饿死,被孔子称为古之仁人。
但是,诗人认为这些古人都是为爱身后名的奴役,不如我爱眼前酒。
这个中的妙理在于饮酒眼前乐是实实在在的,身后虚名则不是。
男儿穷通自有机遇,不必强求,即使求得身后名,死后人们弯腰向你礼拜,你也不知道了。
这一虚一实的反差,正是李白的牢骚话。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诗人正是以这种惊世骇俗的牢骚话博得千古美名。
诗人借用猛虎不屑一顾案头肉和洪炉不熔铸囊中小锥进行类比反衬,表现自己不汲汲于身后名的傲骨和大志,嘲笑那些贪图靠身后名者不过是些心底狭窄之辈!
最后一段,又以宁武子和朱买臣宕起一笔。
宁武子,即宁戚,春秋齐人,有奇才,隐于商旅,齐桓公夜出巡访,他正在喂牛,并击牛角而歌唱,桓公闻而奇之,委以重任。
朱买臣,西汉人,家贫,以卖柴为生,好读书,能朗诵《楚辞》,后被汉武帝征用。
诗人用这两个古人的事迹,旨在说明穷通有时,应该顺其自然,从而嘲讽那些被曲如钩者迷惑了心窍的当权者,即是遇到宁、朱二人,也不会了解他们,他们也只好去佯狂避世了。
创作背景
至德二载(757),李白五十七岁。
正月,永王军次寻阳,李白下山人幕。
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言志抒怀,旨在思抒奇计以济时艰。
二月,皇室内讧,兄弟交兵。
永王兵败丹阳,李白于乱军中仓皇逃亡,旋陷寻阳狱中。
有鸣冤求援之作多首。
以上就是笑歌行该如何鉴赏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762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