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在哲学、文学等方面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9-06 15:50 阅读

  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崇祯十五年,考中乡试。

  关于在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在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这些相关资料:

在哲学、文学等方面

在哲学、文学等方面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社。

  崇祯十五年,考中乡试。

  顺治初年,投靠永历帝朱由榔,参加反清斗争。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拒绝为吴三桂撰写劝进表。

  康熙三十一年,病逝于湘西草堂,安葬衡阳县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现衡阳县曲兰镇船山村老屋组大罗山脉的虎形山上)。

   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主要成就

  哲学成就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

  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

  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

  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

  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

  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

  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

  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

  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

  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

  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

  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

  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他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

  ……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文学成就

  王夫之对于作文作诗,认为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呻吟。

  情感是王夫之于诗歌的基本要求。

  诗歌创作经由唐诗的巅峰状态发展至宋明以来,多有偏颇之处。

  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

  文章之道,自各有宜(评高适《自酮北归》)。

  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

  [8]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

  性中尽有天德、王道、事功、节义、礼乐、文章,却分派与《易》、《书》、《礼》、《春秋》去,彼不能代《诗》而言性情,《诗》亦不能代彼也。

  决破此疆界,自杜甫始。

  梏侄人情,以掩性之光辉;风雅罪魁,非杜其谁耶?王夫之对于模糊诗歌与史书的诗史类作品不甚推崇,在《唐诗评选》中尤为可见。

  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

  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

  悄之所至,诗无不至。

  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文生于情,情深者文自不浅’(评张巡《闻笛》);情深文明(评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

  孔子曰: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诗人感情注入作品后,应该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时这四者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摄兴观群怨于一沪(评杜甫《野望》)。

  促成诗歌起到兴观群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重关系:一为情与景,二为情与声。

  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王夫之认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

  情与景之间不能彼疆此界(评丁仙芝《渡扬子江》)般生硬相连,只有坚守即景含情(评柳宗元《杨白花》)。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评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薄》),意志而言随,方能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_上上之境。

  对于情与声,王夫之强调音乐带给诗歌的美感作用,希望感情与声律呼应相生,诗歌声律与诗人内心情感律动有机协调。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二有云:《乐记》云:‘凡音之起,从心生也’。

  固当以穆耳协心为音律之准。

  王夫之对李白《苏武》一诗评价道:于唱叹写神理,听闻者之生其哀乐。

  对于那些脱离诗情而株守声律、徒有声腔空架的作品,则甚为排斥,诗固不可以律度拘,认为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

  史学成就

  王夫之的史学观

  首先、归纳法。

  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其次、比较法。

  王夫之运用这一方法,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

  如前人对秦、隋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通过比较,指明秦、隋亡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三、历史主义的方法。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

  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以上就是在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68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