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25 15:00 阅读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

  关于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的这些相关资料: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

  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

  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

  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在朝廷任职,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原甘谷县文昌宫西侧尚有杨氏家祠,内悬两代尚书匾额,即指杨阜和杨豹而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阜早年就与同郡的尹奉、赵昂声名在外,一起在凉州担任从事。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杨阜为凉州牧韦端所派,到了许昌,被任命为安定长史。

  自许昌回来,关右各位将领问他袁绍和曹操谁会胜利,他说:袁公宽厚但不果断,喜好谋略但缺乏决策,不果断就没有威严,缺乏决策就会误事。

  现在虽然势力强大,然终究不会成就大业。

  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断应变豪不犹豫,法令统一而军队精良,能使用不循常规的人,所任用的人都各尽其力,他必定是能成大事的人。

  他并不想任长史官,就辞职了。

  韦端又征召他为太仆。

  韦端儿子韦康任刺史,又征召他为别驾。

  被举荐为孝廉,在丞相府供职。

  州里上表把他留在州里参谋军事。

  击败马超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在渭南战败后,逃到边塞胡人那里,曹操追剿到安定,苏伯又在河间反叛,曹操要率军东还。

  这时,杨阜正作为使节在曹营,对曹操说:马超有韩信、黥布的勇猛,极得羌、胡等民族的拥戴,西部边境的人都敬畏他。

  如果您的大军回师后,不作周密准备,陇上诸郡恐怕就不再为国家所有了。

  曹操深表赞同,但军队撤离得仓猝,没有来得及作周密的布置。

  马超便率各部胡人首领带兵攻击陇上诸郡,各郡纷纷响应,只有冀城一郡坚持固守。

  马超集中陇右的全部兵力,张鲁又派大将杨昂协助马超,大约万余人攻城。

  杨阜率领官员和宗族子弟中能打仗的千余人,又让从弟杨岳在城上修筑偃月营,与马超苦战。

  从正月到八月,死守城关,救兵不至。

  州里派别驾阎温沿水路逃出求援,结果被马超杀害。

  刺史、太守大惊失色,开始考虑向马超投降。

  杨阜流泪劝谏说:我率父兄子弟以节义相鼓励,死守不降,田单死守,还没有如此坚固呢!而今放弃马上就要建立的功名,给自己蒙上不义的罪名,我愿以死相守。

  于是号啕大哭。

  刺史、太守最终还是派人求降,打开城门让马超进来。

  马超进城,把杨岳抓起来,又让杨昂杀死刺史和太守。

  杨阜内心怀着复仇的志向,只是一时寻不着机会。

  不久杨阜告假,请求埋葬亡妻。

  杨阜的外兄姜叙屯兵历城。

  杨阜从小在姜叙家长大。

  他见到姜叙和叙母之后,叙说了冀城陷落的经过,悲泣不已。

  姜叙说:何以如此悲恸?杨阜说:守城却又守不住,君长已死而不能同命,我还有什么脸活着呢?马超背叛父辈,背叛国家,烧杀将士。

  这何止是我个人怕受人指责,全州士大夫都要蒙受耻辱。

  您带兵专管一方却没有讨杀贼逆之心,这正是史书上所说的‘赵盾弑其君’的情形。

  马超虽强,却无视信义,部下矛盾重重,所以打败他并非很困难。

  姜叙的母亲很感慨,敦促姜叙听从杨阜的劝说。

  定下计谋后,又与同乡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等联络结盟,共同讨伐马超。

  又派从弟谟到冀城告诉杨岳内情,并联络了安定的梁宽,南安的赵衢、庞恭等。

  盟誓以后,于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九月,杨阜和姜叙在卤城起兵。

  马超闻讯后亲自率兵出击。

  赵衢、庞恭等救出杨岳,关闭冀城大门,抓住马超妻儿。

  马超袭击历城,抓住姜叙的母亲。

  姜叙母亲骂道:你是个背叛父亲的逆子,你是杀害君长的叛贼,天地不容,还不早死,还有什么脸见人!马超大怒,杀死姜叙母亲。

  杨阜与马超作战,五处受伤,宗族兄弟死了七人。

  马超南逃,投奔张鲁。

  刚正不阿

  陇右平定,曹操封赏讨伐马超的功臣,封侯者十一人。

  杨阜为关内侯。

  杨阜推辞说:我杨阜没有保护好州君性命,他们死后,我也没有尽节报孝。

  在道义上我应被罢黜,在法律上我应被诛杀。

  马超又没被杀死。

  我实无权再受爵禄。

  曹操说:你与君臣共创大功,西部百姓至今挂在嘴边,作为美谈。

  子贡辞让封赏,孔子认为不妥。

  你尽心报国可嘉。

  姜叙的母亲劝姜叙早日起兵,实在是明智之举,杨敞的妻子也不过如此。

  实在贤能!实在贤能!有良史记录忠义,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节义的。

  

  曹操征讨汉中,任杨阜为益州刺史。

  回洛阳后,杨阜又被任命为金城太守,还未去赴任,又被转任为武都太守。

  武都临近西蜀,杨阜请求依据龚遂的老办法,仅仅采取安抚政策。

  这时刘备派张飞、马超等从沮道逼近下辩,氐族雷定等七个部落响应马超。

  曹操派都护曹洪抗击马超,一举击退马超的进犯。

  曹洪大摆酒宴,让歌女穿着很薄的衣服踏鼓,在场的人大笑。

  杨阜严厉斥责曹洪说:男女有别,这是国家的大节,怎么能在大庭广众面前让女人裸露形体!即使夏桀、商纣的败乱,也不及如此。

  于是愤然辞出。

  曹洪马上下令女伎停演,又请杨阜还座。

  在场的无不肃然起敬。

  刘备攻取汉中,逼近下辩。

  曹操考虑到武都距敌人太近,想把百姓迁移至内地,但又怕当地官兵眷恋故土。

  杨阜很有威望,迁移工作极为顺利,迁居到京兆、扶风、天水等界内的,多达万余户。

  治所移到小槐里,百姓扶老携幼相随而行。

  杨阜做太守仅抓大事,下属也不忍心欺骗他。

  魏文帝曹丕问侍中刘晔等人:武都太守怎么样啊?大家都一致称赞他是德才兼备的人。

  还未来得及重用,曹丕就死了。

  杨阜在郡职呆了十几年,才被召任为城门校尉。

  劝谏明帝

  杨阜经常看见魏明帝戴着绣帽,穿着半袖的缥绫衣服。

  他就问明帝:这是行的什么礼仪呢?明帝默不作答,但是后来不按礼法穿朝服就不敢再见杨阜。

  迁任将作大匠。

  魏明帝大兴土木,选美女以充后宫,还不断出宫到禁囿中巡猎。

  这年秋天,一场大雨,加上罕见的雷电,竟劈死很多鸟雀。

  杨阜上书说:我听说君主圣明,群臣都敢直言不讳。

  唐尧、虞舜都是圣明的君主,他们公开叫群臣提意见,征听劝谏。

  大禹多创功业,而自己的宫室却很窄小;成汤王遇上旱灾,把责任归在自己身上;周文王用礼法感化妻子,汉文帝崇尚节约,着布衣。

  所有这些,都是能听取好的建议,为子孙后代谋虑的举动。

  臣愿陛下能奉行武皇帝开拓的伟业,恪守文皇帝始终如一的传统,向古代圣贤的善政看齐,力避末代帝王放荡亡国的恶政。

  所谓善政,即指崇尚节约,重视百姓的生产;所谓恶政,即指随心所欲,任意而为。

  臣愿陛下细心考察古代治世所以明达、古代末世所以衰弱以至灭亡的历史原因,对于近代如汉末的巨大变故有所省悟,就可以引起警惕了。

  假使汉桓帝和汉灵帝不废弃汉高祖的法则以及文帝、景帝的恭俭品节,那么即使我太祖曹操再英明伟大,也无施展才能的机会。

  而陛下哪还有机会位居帝王呢?当今吴、蜀还未平定,在外还有大军,愿您要三思而后行,进宫出宫要慎重。

  以古代的成败来作为治理朝政的借鉴,说来容易,但确实关系到成败大事。

  刚刚下过大雨,暴死的生灵很多。

  雷电如此厉害,以致击死麻雀。

  天地神明,把帝王作为它的儿子。

  凡是政治有所失当的,它就会降灾谴责。

  应该深刻反省自己,这是圣人的教导。

  愿陛下在事前就早做思考,在事情初露端倪时就谨慎对待。

  效法汉孝文帝让汉惠帝的后宫佳丽出去嫁人的办法,把刚选进的美女放出宫去。

  不久前征入宫的小女孩,我听说不太温驯,应该作长远打算。

  建宫室和制作器物,一定要本着节约的原则。

  《尚书》说:‘九族和睦,万国也就协和了。

  ’凡事应考虑周全,拿出妥善的方法,精心计划,以便节省费用。

  如果能平定吴、蜀,则君民同乐。

  如此以往,祖先也会欢心,尧舜恐怕还得妒嫉呢!今后应开启信义于天下,安抚百姓,用以昭示边远之人。

  当时雍丘王曹植怨言深重,认为各藩王之间,城府太甚,所以杨阜又上书,略陈九族亲戚的大义。

  魏明帝下诏回报杨阜说:看过密表,先是陈述古代明王圣主业绩,用以讽刺时政,言辞恳切,心地坦诚。

  我退思补过,将有所匡正,会悉心考虑的,你能苦言衷告,我尤为赞许。

  

  后来迁任少府。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马曹真率兵伐蜀,因天遇大雨,不得前进。

  杨阜上疏说:从前周文王时有赤乌出现,是种好的征兆,但他忧虑得时至黄昏还顾不上吃饭。

  武王伐纣时,有白鱼跳进船里,君臣都为之变色。

  行动时有吉祥征兆出现,他们尚且忧虑不已,更何况有灾异情况,怎能不恐惧呢?而今吴、蜀未平,而天灾不断,陛下应当深以反省,专精应答,侧席而坐,用以昭示德行,对内则崇尚节俭。

  大军刚刚出发就遇上大雨,被阻隔停留在艰险的崇山峻岭之中,已经有很多天了。

  转运粮草很艰辛,负荷重,费用特多,如果不能提供后继,一定事与愿违。

  《左传》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徒然将大军在山谷中困着,进退不得,这不是用兵之道。

  武王见白鱼跳船而还师,殷商最终还是被灭掉,因为武王知道天意。

  而今年歉收,百姓饥苦,应发布告示,减少宫庭中食物和衣服的花销,技巧珍玩之物,都可以免掉。

  从前邵信臣生活在太平时代,但还是奏表,要求减省多余的食物。

  而今军用不足,更应节俭。

  明帝下诏让各路大军班师回朝。

  后来明帝下诏,让大臣议论哪些政治措施不便于民。

  杨阜认为:好的政治在于任人唯贤,使国家振兴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

  如果置贤于不顾,只用自己的亲信,这是最坏的政治。

  如果大兴土木,修建宽敞的宫殿,高高的台榭,妨害人民正常的劳作,这是伤害农业生产的。

  那些工匠不务正业,而是竞作奇巧,以迎合皇帝的私欲,这是最为危害国家的根本的。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

  ’当今官吏不论雅俗与否,治理国家的时候都不了解统治的基本原则,只是喜好烦琐和严厉,这是最为乱民的办法了。

  当务之急是要根除上文提到的‘忘治、害农、伤本、乱民’的四个弊端,昭示于公卿百官与各州郡及藩国,推举贤良方正、朴实敦厚的士子,这是求取贤人的一个重要办法。

  杨阜又上书要求那些失宠宫人出宫,于是召集御府吏问后宫人数。

  御府吏恪守过去法令说:这是秘密,不能泄露。

  杨阜大怒,对这个官吏处以杖打一百的惩罚,并训斥说:国家从不把九卿排在国家机密之外,难道还有让小吏知道的秘密,而不让九卿知道?明帝闻讯后更加敬畏杨阜了。

  明帝的爱女曹淑,不幸夭折。

  明帝哀痛不已,追封她为平原公主,在洛阳专为她修庙,把她埋葬在南陵。

  明帝要亲自送丧,杨阜上疏说:文皇帝、武宣皇后死时,陛下都未送葬,因为以国家为重,以备有变。

  为什么为一个小孩去送葬呢?明帝没有听从。

  明帝在许昌营建新宫,又在洛阳修建宫殿观阁,杨阜上疏说:尧居茅屋而天下安居,禹住低宫而百姓乐业。

  古代圣帝明王,没有人为自己建造高大华丽的宫殿而劳民伤财的。

  夏桀修筑璇室、象廊,商纣建造倾宫、鹿台,结果亡国丧身。

  楚灵王因为修筑章华台,结果身受其祸;秦始皇营造阿房宫,结果殃及儿子,天下背叛,帝位仅传到二世就亡国了。

  凡是不顾惜老百姓只图自己快活的人没有不自取灭亡的。

  陛下应当效法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吸取夏桀、殷纣、楚灵、秦始皇的教训。

  高高在上,当修德行。

  要谨慎地守护王位,才能继承祖业。

  否则,巍巍皇权,岌岌可危。

  不早晚警惕,抚恤臣民,仍自我逸乐,崇尚华丽的宫室,则必有颠覆危亡的灾祸。

  《周易·丰卦》说:‘盖起大屋,遮蔽家人,从外望进去,好像没人。

  ’大王应以天下为家,说大屋无人,这是灾祸的征兆。

  而今吴、蜀二贼联合,危害国家,十万大军,东西奔走,边境无安宁之日。

  农民不能从事生产,面有饥色。

  陛下不忧虑这些大事,而是大兴土木,无休无止。

  如果国亡而我们大臣都能活下来,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是君王为首领,大臣为肢体,存亡一体,生死与共。

  《孝经》说:‘天子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只要七人,那么即使他治国不当,也不会失去天下的。

  ’我虽然愚笨怯弱,但又怎敢失为臣的本分呢?言语不切直,就不能感动陛下。

  如果陛下不听劝告,恐怕祖先打下的天下会败亡的。

  假如让我身死,而能对国家有所补益,那么,我虽死犹生。

  我这是在敲着棺材劝谏,等待杀戮。

  明帝为他的忠言所感动,亲笔写诏书作答。

  每当朝廷会议大事,杨阜总是侃侃而谈,以天下为己任,反复谏诤,明帝不听,于是他反复乞求辞职,未得允许。

  杨阜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孙子杨豹继嗣。

  以上就是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52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