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对于唐代来说,由盛转衰的拐点,恰恰从它的最后一个盛世开始。
关于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的这些相关资料:
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
唐朝末年,气数将尽,大多数皇帝都没什么作为,可是有一位皇子,他从小就装傻,一朝登基却用一道圣旨,吓傻了扶持他上位的太监和一众朝臣。
这个人就是光王李忱。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但无论多么富强的国家,传承过数代以后,都难免会积累下重重的矛盾而转向式微。
对于唐代来说,由盛转衰的拐点,恰恰从它的最后一个盛世开始。
唐玄宗李隆基在前半生,还算是个好皇帝,但后来因为贪图享乐,重用安禄山等一众野心家,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虽然最后叛乱被平定,但仍然留下了很多问题,整个唐朝末期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中。
首先因为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各地藩王还是存在着。
这些人手握重兵嘴上说着效忠朝廷,但如果时机到来,说不定就会变成第二个安禄山。
另外因为大唐自身的孱弱,各个表面上暂时归附的游牧势力,心中又开始动起心思。
他们不时出现的摩擦,让朝廷不敢削减军备,这也成了每年的一笔巨大开销。
就拿唐穆宗时期的一件小事来说,朝廷拟定把之前用来平叛的军队解散,但不给任何补偿,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不久后,河朔藩王再次反叛,这些曾经的平叛军队全部加入了叛军。
除了这些让皇帝焦头烂额的外事,朝堂中的诸多势力,也明争暗斗得厉害。
唐宪宗时期开始,朝廷中的官员因为皇权的衰落,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以牛,李两个大臣为代表的两派。
他们争权夺利,互相攻讦,史称牛李党争。
而这些大臣表面上争夺的是朝廷的最高权力,其实他们只是代表着,不同的宦官集团的利益。
总而言之,在唐朝末期,真正的掌权之人,恰恰是隐藏在幕后的宦官们。
他们当时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随时安排更换皇帝的地步了。
既然没有权力,那么唐代后期的皇帝们耽于享乐,不思进取似乎也能说得通。
毕竟今天你是皇帝,明天的事情还不好说,不如趁着在位的机会,好好享受一下。
于是,自唐穆宗开始接下来的敬宗、文宗和武宗,都算不上合格的皇帝。
四个人在位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三十年,而他们的死因大多是离奇的暴亡。
几任皇帝换下来,这个位置似乎已经成为,当时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了。
这一次,掌权的太监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傻子,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名为李忱,被封光王。
唐穆宗是他的哥哥,而之后的三个皇帝都是他的侄子。
因为父亲老来生了他,所以李忱的年纪,比自己的侄子文宗还小一岁。
他虽然辈分大,可是几位侄子却一直也对他不大尊敬。
因为李忱从小就表现出沉默寡言,一副不大聪明的样子。
不知是从谁的嘴里,为他下了这个定义,反正很快这人蠢笨的说法就传开了。
这也成为了后宫中,绝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
唯有哥哥唐穆宗看出他的不凡,时常和他聊天,不过感情归感情,如果不出意外,皇位本来是跟李忱没有任何关系的。
问题就出在唐穆宗和他的三个儿子,实在去世的太快了。
他们这一支的男丁,已经禁不起皇位的消耗,于是李忱就幸运地成了新帝的候选之一。
当然,他此时距离当上皇帝还差着一点,毕竟在当时,谁当皇帝是太监说了算的。
不过李忱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看起来傻。
这个特征简直是太监们最喜欢的傀儡体质,所以,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李忱,就这样被推上了皇位。
公元846年,光王李忱被朝中的宰相,以及手握兵权的太监马元贽共同推举,登上皇位,成为唐朝第十七任皇帝唐宣宗。
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的是,李忱登基以后,处理起政事来驾轻就熟,而且处置十分得当。
这不但让朝廷大臣们纷纷觉得看走了眼,就连想把他当成傀儡的太监和宰相,也大吃一惊。
但李忱并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时间,上台后马上写下圣旨,以党争误国为借口,贬斥了宰相李德裕;又以太监乱政为理由,发配了马元贽。
除此之外,他把之前在党争中失势的官员昭雪,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这样就快速地搭建起了一个新的政治体系,也顺便解决了一直困扰皇帝的党争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还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平定了各地的叛乱。
不久后,李忱重遣军队击败北狄,夺回被吐蕃侵占的领土,短短的数年时间,朝廷的内忧外患基本解决。
在当时的国内,水旱灾害频繁,他还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借此机会为百姓减免税赋。
另外,李忱还专门设置灾害防治部门,派官员专门负责抗灾事宜。
他一生都以太宗李世民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和皇家子孙。
因为他的英明统治,也为他赢得了小太宗的美名,可惜这位皇帝也没能长寿,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李忱在位时的大唐,恐怕是这个朝代最后的回光返照了。
在此之后,唐代的皇帝更换得更加频繁,而国家的衰落也似乎加快了速度。
以上就是光王李忱从小就装傻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4846.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