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原文是什么,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关于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原文是什么
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江神子·恨别》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
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
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
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
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
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
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
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
东风:代指春天。
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
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楚江:即泗水。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法,请求出京任职。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随后调往湖州任知州。
此词即作于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
诗文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为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
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
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
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
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
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
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
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
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
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
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
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
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
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
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
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
彭城即徐州城。
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
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
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
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
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
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
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
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以上就是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3323.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