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08 22:30 阅读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而曹魏的皇权被司马家族掌控了,改朝换代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关于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的这些相关资料: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

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

  还不知道:东汉和曹魏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东汉频出小皇帝能维持195年,曹魏只出了一个就大权旁落了?

  东汉虽然小皇帝频出,但皇权一直由太后代掌,没有落入豪门集团手中,且在皇帝成年后又夺回皇权。

  而曹魏的皇权被司马家族掌控了,改朝换代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东汉195年,共计14帝,除了头三位,剩下的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14岁的汉桓帝,最小的是汉殇帝,才出生一百天。

  皇帝未成年,皇权必然旁落,而获得皇权的大臣绝不可能轻易交出大权,由此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成年后的皇帝重新夺回权力,二是权臣架空皇权,完成改朝换代。

  皇帝要想重新夺回权力难度不小,比如汉宣帝,一直熬到霍光去世才敢对霍氏集团下手。

  东汉连续出现11位娃娃皇帝,就意味着经历了十余次的皇权回归,这太不可思议了,否则它就应该跟曹魏同病相怜。

  司马家族只用了16年时间就跨过三道坎:司马师废曹芳,司马昭杀曹髦,司马炎废曹奂改朝换代。

  事实上,这个结局从7岁的曹芳即位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东汉接连出现奶娃子皇帝、在位不足一年的皇帝、被权臣毒杀的皇帝,却依然挺立了将近二百年,曹魏出了一个小皇帝怎么就再也无法翻身了呢?

  那是因为曹魏政权的权力结构太单一,缺少了外戚、宦官和士族集团三股势力的支撑。

  东汉的外戚政治避免了皇权的下沉

  人们通常认为,外戚政治等同于皇权旁落,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太后虽然是外戚利益的代表人,但她首先是皇权的代言人。

  也就是说太后与外戚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是紧密合作关系。

  本质上讲,外戚掌握不了皇权,它是太后行使皇权的工具。

  举个例子,比如窦宪,他虽然是大将军,曾经领兵灭了匈奴,创下燕然勒石的丰功伟绩,但军权不在他手上,而是在他的妹妹窦太后手上。

  窦太后要依靠窦宪,但窦宪不是她的唯一,她还需要平衡其它各派势力。

  再比如汉灵帝死后,皇权在何太后手上,她与哥哥何进就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尤其是在对待宦官势力的问题上,兄妹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何太后需要宦官以维护皇权,何进却想灭了宦官以削弱皇权。

  我称东汉的权力结构为三元对立,而曹魏则是二元对立。

  东汉的皇帝虽然不掌权,但外戚政治保证了皇权不会被外朝架空。

  当皇帝成年后,太后们又在与皇帝的斗争中被迫交出皇权,从而实现了皇权的回归,同时又诞生新的外戚势力。

  东汉的十几位小皇帝,除了早夭的几位皇帝,都经历了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因此,东汉的外戚其实一直扮演了一个角色——皇权的临时保管员,它很容易被摧毁。

  曹魏政权就惨了,失去了外戚这个保管员,皇权直接被豪门集团掌握了。

  豪门集团可不是临时保管员,他们的政治遗产是世袭的,于是皇权变成了司马家族的私产,再也交不出去了。

  东汉的宦官势力是皇权的坚定支持者

  东汉的皇权之所以还能回到皇帝手中,跟宦官势力有直接关系。

  皇帝年幼的时候不懂权力有多美妙,当他逐渐成年,品尝了权力的妙用后就中毒了,于是一心惦记着如何从太后手上夺回权力。

  有意思的是,东汉的太后(除了光武帝、汉明帝和汉少帝)都不是皇帝的生母,所以皇帝对太后也下得去手。

  由于太后与外戚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太后需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近水楼台的宦官势力得到蓬勃发展。

  宦官基于独特的环境,天然就是皇权的最坚定支持者。

  当皇帝年幼时,他们支持太后执掌皇权,皇帝成年后,很大一部分宦官转而支持皇帝亲政。

  于是后宫内就会形成太后、皇帝和宦官的三国演义。

  历史惊人地相似,那些成年的皇帝们,最终基本上都依靠宦官势力发动政变,从太后手上夺回了皇权。

  太后失去皇权,外戚就是一堆渣,于是皇权回归了。

  这就是宦官集团人恨的地方,外朝的大佬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借助皇权呼风唤雨。

  要想分享皇权,他们必须要砍掉宦官势力,这也为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埋下祸根。

  再看看曹魏政权,皇帝就是一根独苗,太后没权,宦官更没权,皇权早就被外朝架空了,直接暴露在司马家族的刀口下了。

  东汉的士族阶级阻止了权力的垄断

  东汉帝国建立在豪门政治的基础上,初期开国功臣集团是核心,他们轮流以外戚的身份占据外朝的C位。

  后期,以袁氏、杨氏、陈氏、荀氏、司马氏为代表的关东士族集团迅速豪门化,而老军功集团则在皇权的轮番打压下反而沦落了。

  可见,东汉的权力是皇权与豪门集团分享的模式,皇权虽然不算强势,但基于豪门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没有哪一个家族可以独霸权力。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模式。

  曹魏则不一样,接管皇权的是门阀家族。

  请注意阀字,它意味着高度垄断。

  比如司马家族,人家军政大权一把抓,早年的关东豪门士族大多沦落为他们的附庸,失去了对司马家族的掣肘。

  更可悲的是曹操的子孙们也不争气,没有拿得出手的人,只好把权力交给假冒伪劣的曹家人曹爽。

  要说起来这跟曹操理念太超前有关,我们知道,曹氏本就不是豪族,曹操又极度反感豪门政治,所以他一直试图建立庶族阶级的政治模式。

  可惜那是一个豪门政治的时代,曹操脱离实际的操作,以及曹丕对宗室子弟的打压,导致曹氏一族始终处于政治边缘,这给司马家族等门阀势力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单极世界的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到,司马家族想不改朝换代都不可能。

  所以,请不要但从某一两位皇帝的得失看待这段历史。

  事实上,曹芳因反抗而被废,曹髦因武力反抗被当街弑杀,他们的个人表现绝不比东汉的皇帝差。

  所谓时也,势也,命也。

  以上就是东汉小皇帝频出都能维持195年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8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