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的作者是谁,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关于野菊的作者是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野菊的作者是谁的这些相关资料:
野菊的作者是谁
野菊
杨万里 〔宋代〕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译文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
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
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
五月,召赴杭州,辞;六月,奉旨不许,再辞;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
赏析
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
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
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
况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
在野与在庭相对。
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
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
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
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心,情不自禁地要采来观赏——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半山碧写出野菊生长、繁衍的旺盛,也表现野菊的生活环境是在野外山上。
已晚写时间,便忙写情状。
诗人旅途之中到了傍晚,本该忙于归宿,但山中野菊的丰姿与妙香,逗得诗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去折取一枝来加以观赏,诗写至此,已流露出对野菊的浓厚兴趣,而尾联更以写野菊花的自豪感来进一步表达对它的赞美: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陶渊明酷爱菊花,于宅边东篱下种菊颇多,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这两句是说,野菊花一定冷笑那些篱边的黄菊——它们正向陶渊明一类的诗人邀宠,以取得诗人吟赏的荣光。
言下之意,诗人们的眼光只向着庭菊,并不转向野菊;而野菊自有不邀宠争光的品行,对那些邀宠争光的庭菊不屑一顾,惟以冷笑置之。
在无人看重的情况下,幽闲自得,不减妙香,不慕赏识,有意将它与菊花对比,并倾注了自己的关切赞美之情。
这也许另有所指。
诗写得脱俗、婉转、流畅,给人很深的印象。
在大量的咏菊诗中,这是颇有独创性的。
以上就是野菊的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721.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