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04 12:05 阅读

  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关于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的这些相关资料:

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

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

  别严士元

  刘长卿 〔唐代〕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译文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鉴赏

  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

  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

  从诗的内容看,两人是在苏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严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刘长卿写诗赠别。

  阖闾(hé lǘ)城,就是江苏的苏州城。

  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

  时值春初,南方水乡还未脱去寒意,天气乍阴乍晴,变幻不定。

  读者寻味开头两句,已经知道两位朋友正在岸上携手徘徊,在谈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带的天气了。

  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

  有人说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

  话是说得很对。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却似乎看见两人正在席地谈天。

  因为他们同时都接触到这些客观的景物: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

  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读者还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

  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

  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

  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

  以下,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

  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因而他的临别赠言,听起来是那样令人心酸:你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的人问起我的消息,你就这样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误儒生。

  这是一句牢骚话。

  唐代,公元630年(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上元元年又规定,八品官员服深青,九品官员服浅青。

  刘长卿当时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员,穿的是青色袍服。

  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

  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诗人的这种手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创作背景

  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

  从诗的内容看,两人是在苏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严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刘长卿写诗赠别。

  此诗大约作于至德三年(758年)初,诗人第一次被贬,行将赴任之际。

  以上就是别严士元的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2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