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04 12:05 阅读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关于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刘长卿 〔唐代〕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译文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翔,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

  友人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杂乱而无际。

  赏析

  上片是回忆之语,再现当时送别梁耿的情景。

  在一个晴朗的傍晚,夕阳低垂,斜晖映照着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却要在此时远去了。

  晴川历历可见,但见那一叶孤舟载着浓重的离愁徐徐离去,他们从此天各一方,这怎不使人万分惆怅!携,离开。

  开头两句点明送别时间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别的沉重心情。

  第二句与第三、四句之间,有一段目送孤舟的过程的跳跃,留下了引人想象的空白。

  这中间没有写如何伫立岸边久久凝望,没有类似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展现,而实际上正是目随孤舟,渐望渐远,才把平野吸入眼底。

  这时只见野地平阔,春草绵延,暮归的飞鸟在旷野上忽远忽近地飞旋。

  鸟儿归飞,既是所见,亦是触物起兴,引起送别伤情——鸟儿尚能自由飞翔,傍晚聚归,而人却在这薄暮中随着流水漂移而各分东西了。

  这其中透露着对友人飘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谪的痛楚。

  在送别之际,极目望高鸟,那无限怨怅真难以抑制;回忆那送别情景,又是多么苍茫悲怆!

  下片写别后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谪的遗恨。

  白云明月两句写思情的绵长悠远,自己常望着云和月怀想梁耿。

  千里万里状关山之阻隔难越,前溪后溪状自己所处之境地——苕溪有东苕溪与西苕溪之分。

  放眼能见的只是飘浮在万里长空的白云,而友人在何方呢?白云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带给天边的友人呢?皎洁的月光照着溪流,它也该同样照着随流水远去的友人。

  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

  望月怀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远方。

  对月望云,云和月在这里都是切切思情的寄托物。

  最后两句抒写自己与友人被贬谪的悲恨,进一步点露别情之深长是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命运。

  长沙谪去,用西汉贾谊因遭权贵中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事(贾谊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表达了郁结于心头的怅恨。

  这恨既为梁耿被谪而发,亦交织着作者自己遭贬的痛苦。

  对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于这被谪的共同遭遇,谪中的别恨愈见深沉,令人心碎。

  在这次友人聚于苕溪的宴集上,独不见梁耿,此恨更长。

  这因谪而加浓的思情可视为贯穿此词的感情主线,这句也可视为点明离别的感情内容的词眼所在。

  这种关于送别的回忆及别后的思念,不是一般的儿女别离之意、亲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谪客之别情。

  谪中之别,愈见悲恨相续。

  末句用江边泽畔春草萋萋的形象,来暗示这种分别的遗恨的深长。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后人就常以春草绵绵来象征别离的不断思今。

  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销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又题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集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六言》。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被贬睦州(今浙江淳安一带)司马途中,经苕溪(流域在今浙江湖州地区),在友人的宴集上为酬答远谪的梁耿的寄赠所作。

  以上就是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2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