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唐多令柳絮原文是什么,一团团、逐队成毬。
关于曹雪芹的唐多令柳絮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曹雪芹的唐多令柳絮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曹雪芹的唐多令柳絮原文是什么
曹雪芹的《唐多令·柳絮》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多令·柳絮》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毬。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翻译
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
一团团的洁白柳絮互相追赶着结队成球。
飘泊不定就像人那样命苦,难合难分也没有用处,再不要说过去的风流!
草木好像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
可叹这一生、谁舍弃了你谁又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漂泊,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
赏析
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
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
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
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
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
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两句均非实指其事,而是即景吟咏,但已将眼前的景和心中的情融合在一起了。
《大清一统志》称:百花洲在姑苏山上,黛玉正是姑苏人。
而燕子楼的典故又常被前代文人用来泛说女子的孤独悲愁,与黛玉以泪洗面的心境相合。
因而这两句的自况之意十分明显,她 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质的洁白与芬芳,而以坠、残隐喻自己任凭命运簸弄的不幸。
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
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
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
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
想到这些, 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
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
下片的自伤之意就更浓了。
黛玉曾自称草木之人,而此处则承接上片嗟叹命薄的愁苦之情径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
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 无人收拾自比。
如果说飘流无依的不幸已经苦不堪言,那么,与知己的生离死别则将更会令人心碎。
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
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尔去,忍淹留而已。
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
雪芹为黛玉拟的这首词以物我合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
无怪乎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果然好的。
以上就是曹雪芹的唐多令柳絮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946.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