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羽兵败身死之后,没有发现诸葛亮对关羽的死幸灾乐祸,但是也没有发现诸葛亮对关羽有什么惋惜地表示。
关于在关羽兵败身死之后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在关羽兵败身死之后的这些相关资料:
在关羽兵败身死之后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和关羽之间的关系融洽吗,为何他对关羽和荆州事务不闻不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兵败身死之后,诸葛亮的表现,在历史上没有记载。
没有发现诸葛亮对关羽的死幸灾乐祸,但是也没有发现诸葛亮对关羽有什么惋惜地表示。
但是,从历史上记载的一些方面来看,能够感觉出这一切有一些不对头的地方。
这些不对头的地方也许揭示了事实的真相。
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是有城府的。
他为了自己的事业,能够对一些反对他的人和事包容。
比如说对法正,他就可以容忍法正的飞扬跋扈。
对于魏延,他要用魏延的军事能力,就对魏延的冷嘲热讽视而不见。
但是,人都是有逆鳞的,诸葛亮也是一样。
一旦触碰诸葛亮的底线,诸葛亮是毫不留情的。
比如说,在夷陵之战后,汉嘉太守黄元就发动了叛乱。
这人是忠于刘备的,他发动叛乱的原因只是和诸葛亮有矛盾。
他听说刘备病危,怕将来诸葛亮掌权后报复自己,就起兵造反以自保。
由此一件事就可见诸葛亮的做事风格。
凡是和诸葛亮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
不管你的官职高低,能力大小。
像是刘封,李严,魏延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是诸葛亮法家的风格,无可厚非。
而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关羽在历史上记载,骄而自矜,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
而诸葛亮就是士大夫的代表,关羽对他当然没有好脸。
再加上双方的理念也不尽相同,关羽熟读《春秋》,是儒家思想的信徒,而诸葛亮则是法家的代表,两人的思想多有矛盾。
最让关羽不能容忍的是,刘备原本也是儒家的弟子。
在刘备的前半生,虽然颠沛流离,但是依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仁义忠义为号召。
可是,就在招来了诸葛亮,刘备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刘备抛弃了他过去的做法,转而采用急功近利的法家作风。
虽然刘备在短时间里,势力达到了顶峰,可是也埋下了无尽的隐患。
丢掉了信义,使得东吴和刘备最终反目为仇。
在治理蜀中时,也激化了无数的矛盾。
从刘备过去思贤若渴的口中说出了芝兰生庭不可不除的恶毒话语。
而过去曾在大儒卢植门下学习的刘备,临死前居然遗言让刘禅向诸葛亮学习法家经典《商君书》。
为了事业急功近利到这种地步,竟然舍弃了半生的信仰,舍弃了汉室几百年的传统,这是何等的讽刺。
在刘备刚开始转变的时候,关羽就觉察出来了。
他和张飞一起劝谏过刘备,可刘备以如鱼得水为由拒绝了关羽。
关羽只能看着刘备转变,但是,他把这笔账记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自然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
诸葛亮对这些当然心知肚明。
诸葛亮为了蜀汉的事业,对关羽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
在《隆中对》中还专门给关羽保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让他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进军。
这虽然给关羽吃了定心丸,可也造成了关羽之死和荆州的丢失。
诸葛亮在刘备事业发展的时候,就开始为以后做规划了。
随着西川和汉中的获得,刘备也终于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刘备和诸葛亮也开始将基业从荆州向蜀中转移。
离开荆州到蜀中执政,当然是诸葛亮求之不得的。
随着蜀中的建设,刘备更加离不开诸葛亮,对荆州的事务也就逐渐冷淡了。
在关羽出兵襄樊的时候,蜀中对荆州显示了不应有的冷淡。
在襄樊前线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蜀中正在征发大批民夫进行基础建设。
在蜀中同时进行建设的工程就有四百多处,而关羽却得不到一兵一卒,一粒粮草的援助。
到最后,关羽虽然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却连刘封孟达的增援都得不到。
最后,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兵败身亡。
蜀中的冷淡,对荆州的不管不问,是关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联想到诸葛亮对刘备的影响,联系到关羽的预感,就能够明白些什么。
关羽出兵前就有不好的预感,他向关平说了自己的噩梦。
他梦见有头猪咬他的脚,说自己预感今年前途不妙。
这个猪十分奇怪,我们知道,梦是现实的反映。
那么,谁是这头要害关羽的猪呢?仰或名字中带猪字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荆州的失败,给刘备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苦。
他在事后,不顾诸葛亮、赵云的劝谏,执意发动夷陵之战,就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弥补自己心中的亏欠。
可蜀中的人物并不是和刘备一致的观点。
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包括关羽在内的老将们都没有得到谥号。
直到诸葛亮死去,刘禅才给他们加了谥号。
可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们,给关羽的谥号是壮繆侯,这是个恶谥。
繆的意思是名与实爽,伤人蔽贤。
试问关羽一生,有什么名不副实的地方?至于说伤人蔽贤,他又得罪了哪些贤人?这一切尽在不言中。
结语:
对于关羽的死,诸葛亮不会幸灾乐祸,但他也不会伤心欲绝。
关羽的死,对他来说,只是《隆中对》遭受的挫折。
他的全部心思在于如何继续努力,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理会其他的问题。
关羽和诸葛亮的矛盾,在表面上看是关羽的性格问题。
实质上,是双方的思想理念的冲突问题。
关羽崇尚儒家,他对以法家思想治国理政的诸葛亮,当然有着不满。
尤其是由于诸葛亮的灌输,刘备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这更是关羽不能容忍的。
这才是双方的矛盾根源所在。
以上就是在关羽兵败身死之后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187.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