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的原文是什么,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关于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的原文是什么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岑参 〔唐代〕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译文
岷山老人头发斑白,抱着古琴两鬓苍然。
衫袖拂过白玉琴徽,为我弹奏三峡流泉。
此曲尚未弹到一半,高堂之上好似空山。
风声飕飕穿过石林,好像就在窗户之间。
手指环绕琴声呜咽,琴弦进出流水潺潺。
幽怨好似楚天浮云,飘渺有如万里秋烟。
更有阳台阵阵细雨,夹杂巫山声声啼猿。
曲调幽深逗引鬼神,琴声纯净动人心弦。
楚客为之愁肠欲断,湘妃为之泪落斑斑。
是谁用那青桐木料,拉上根根红色琴弦?
琴中弹出古人乐曲,乐曲转给今人流传。
知音本来不易再逢,可惜您已到了老年。
曲子奏完月已西落,惆帐且回东斋独眠。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之后。
岑参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六月抵达嘉州任嘉州刺史,此诗即作于居嘉州时。
赏析
此诗的开头四句点明题中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皤皤、鬓苍然交代罗山人之老,为后文惜君方年老一句伏线。
中间一段写听琴,是诗中最为优美的部分。
随着琴声,人们仿佛置身空山之中,耳边时如山中风过,时如声声呜咽,时如流水潺潺,诗人把所见的弹琴动作与所闻的听觉形象融合起来,编织出秋夕空山的意境,用以烘托琴声的幽婉。
紧接着,诗中又扣紧三峡二字,始而用楚云、秋烟这样的视觉形象,继而用雨落猿啼这样的听觉形象来描绘三峡风物,境界悠远而又开阔。
其幽足以引鬼神,其净足以悦耳目,其悲怨足以使楚客断肠,湘妃落泪,可见曲调之丰富,变幻之迅速,动人之深刻。
以上十四句,诗人由高堂琴声写开去,驰骋想象,以极丰富的形象衬托渲染了琴声的美妙动人。
谁裁青桐枝以下四句又从琴本身来写琴声的古雅,由古曲而写及今人,自然引出诗的结尾。
诗的最后四句写听后。
前两句直接写听后所感,借罗山人不遇知音而且年老的境遇,抒写自己年事渐高而不被重用的忧愁。
后两句以听后所为写所感。
曲终月落写时间的推移,惆怅而眠,写心绪的沉重,以无言独眠这种外表的平静写诗人内心的波澜,——罗山人所拨动的,怕正是诗人的心弦。
唐代诗人有许多写琴声的名篇。
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三句用三个形象:松涛、流水、霜钟来写琴声。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开头就以卿卿我我的亲呢情话作比,接着又用沙场勇士,浮云柳絮、百鸟孤凤等形象来一再比喻琴声。
岑参的这首诗则扣紧三峡流泉的曲调特色,以石林夜风,呜咽流泉、楚云秋烟、阳台雨和巫山猿写琴声的凄婉动人,想象十分丰富,形象十分新奇,把复杂多变,深婉动人的琴声写得十分逼真。
诗为五古,而间用几处偶句,如琴声叮咚,挥洒自如中有着鲜明的节奏。
以上就是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的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0750.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