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
关于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的这些相关资料:
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还不知道成语望门投止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望门投止是什么意思?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张俭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官名,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一职。
当时,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防东人。
侯览家里的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残害百姓,无恶不作。
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和他的母亲。
因为侯览整天在皇帝身边转,这封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
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是个奉迎拍马的小人,历来为张俭所不齿。
朱并听说张俭告发了侯览,为了讨好侯览,便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规。
侯览见后,立即下令逮捕张俭。
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凶凶,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
因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后来,人们便将望门投止引为成语,形容在急迫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
以上就是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0663.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