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翻译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21 08:46 阅读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关于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唐代〕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始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

  雪云凝集,终日不开,使人想见,天山之雪天上来,绵延无尽。

  千峰万岭雪崔嵬,形象地表现出天山雪景的壮阔,耸立云霄,连绵宽广。

  这里,明写雪山,实咏白雪,因此说雪崔嵬,而不说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

  这两句写出了天山雪的静态庄严。

  接下去,写天山雪的动态威势: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天山雪已崔嵬高耸,却还在不断增高加厚。

  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势,气氛更为强烈,为第二部分具体叙述天山雪的特色作了充分的铺垫。

  写天山雪的特色,仅用了八句,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

  白雪光华亮如明月,一句能兼汉月照银山,足以炫人眼目,更何况是汉家之月。

  复逐胡风过铁关,天山雪,不但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真是有声有色。

  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接下去六句,用夸张手法,由外及内,从各个角度叙写天山雪的奇寒。

  两河相交之处,水草肥美,本是鸟儿乐栖喜游之所,此时却因畏惧奇寒而绝迹;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轮台,驰道宽平,马儿在上面可以疾步如飞的,此时却因积雪成冰,马蹄踏上打滑而寸步难行;云雾和空气,往日是飘浮流动的,如今也已冷冻凝结;而那崇山峻岭的背阴处,挂上了千丈冰凌。

  将军身上的狐皮大袄,皮厚毛丰,该是很暖和的了,可将军蜷缩着身子躺着,冷得难耐;都护的佩刀多么坚硬,也几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

  这六句诗,写雪而不见雪,只抓住在雪的世界中的几件实物:飞鸟、马蹄、晻霭、阴崖、狐裘和宝刀;加以烘托映衬,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第三部分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

  细细体味,仍是处处有雪。

  送别时间,是大雪纷扬之时;赠送的礼物,是傲雪松枝。

  这一句惟有青青松树枝,意味甚浓,可以想见诗人此时此地的心境: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戍边将士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冰天雪地之中,时而坚守阵地,时而驰骋疆场,其凛凛英姿岂不恰似傲雪迎风的碧绿松枝!边塞奇寒是难以忍耐的,戍边将士,却乐在其中。

  诵读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这首诗即作于这时期,约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时。

  以上就是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04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