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 李亨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14 07:36 阅读

  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

  关于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的这些相关资料:

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

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

  常衮(729-783年),字夷甫,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唐德宗时期宰相,三原县县丞常无为之子。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天宝十四年(755),状元登第,授起居郎。

  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

  广德元年(763年),授右补阙,充翰林学士,迁考功员外郎。

  大历九年(774年),升礼部侍郎。

  连续三年,主持科考。

  处事谨慎、墨守陈规。

  大历十二年(777年),正式拜相,独揽朝政,册封河内郡公。

  唐德宗即位后,贬为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

  注重文化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

  建中四年(783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人物生平

  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乙未科状元及第。

  累官至宰相后贬为福建观察使。

  其父常无为是三原县丞。

  常衮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永泰元年(765)授中书舍人。

  广德元年(763)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不久任考功员外郎。

  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专权,群臣竞献珠宝邀宠,常衮上书曰:所贡宝物,源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

  代宗赞许,加封常衮为集贤院学士。

  大历九年(774)升礼部侍郎。

  连续三年主科考。

  处事谨慎、墨守成规。

  大历十二年(777)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

  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

  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

  封河内郡公。

  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

  不久为福建观察使。

  常衮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在其奖掖下,唐德宗贞元年间潘湖榜眼欧阳詹、徐村状元徐晦等一代又一代士子腾于江淮,达于京师。

  卒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常衮性清高孤傲,不妄交游。

  为政苛细崇尚节俭,反对腐败。

  有文集十卷、诏集六十卷行世。

  《全唐诗》存其诗九首。

  轶事典故

  常衮治理福建,有个僧人擅长通过察看人的气色,来推测气数、命运,每次推算都象神一样灵验。

  常衮怜惜僧人年事已高,让他收个弟子继承他的相术。

  僧人说:"这种事全凭天性,不可以轻易地传授给别人。

  我在你身边的人中,发现有一个可以传授。

  "常衮召集所有身边的人,这位老僧人选中了一个叫黄彻的小吏,于是常衮让他跟随僧人学习相术。

  老僧人在一间暗室将五种颜色的丝织品悬挂架上,让黄彻把它们挑选出来。

  老僧说:"一般人都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眼力。

  只要你仔细地看他,十天以后可以隐约地辨别出白色;半年以后,就能看清楚五种颜色了。

  "老僧教导黄彻说:"如果能在黑暗中辨别清楚五色彩丝,回去就可以在白天为人相面,预测未来了。

  "于是,老僧人把相面的秘诀传授给黄彻,并且预言说后人没有谁可以超过他。

  李吉甫说:"黄彻相面,仅次于袁天罡和许藏秘!"

  以上就是常衮:唐德宗时期宰相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91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