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都说杨坚篡周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14 07:01 阅读

  都说杨坚篡周,隋朝虽然短暂,如昙花一现般很快的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可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关于都说杨坚篡周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都说杨坚篡周的这些相关资料:

都说杨坚篡周

都说杨坚篡周

  对李渊和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都说杨坚篡周,却没人说李渊篡隋?

  引言

  从公元581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结束,隋唐两代历经326年,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

  隋朝虽然短暂,如昙花一现般很快的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可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唐承隋制,隋朝的很多制度,一直在唐代都被沿用。

  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从前代王朝夺取政权的方式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是武力夺取,另一种就是阴谋篡权。

  武力夺取的比如说汉朝夺取秦朝、元代夺取宋代、明代夺取元代、清代夺取明代。

  而阴谋谋朝篡位的比如说曹魏夺取汉朝政权、晋朝夺取曹魏政权、南北朝时期也基本上都是阴谋夺权,宋代夺取后周政权。

  什么叫做谋朝篡位。

  什么叫做篡,在《方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

  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得出来,篡的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非法占有、二是以下逆上。

  那么谋朝篡位的意思也就呼之欲出了,以下逆上,非法夺权的就可以称之为谋朝篡位。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那么所有的夺权都可以说是谋朝篡位了。

  因为所有的夺权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合这两个因素。

  可事实上,真到了历史中,谋朝篡位的意思就要比这个细化了。

  所谓的谋朝篡位,其实指的就是臣子夺取君主的权力,要注意里面的一点,是臣子。

  谋朝篡位——我们共同的选择。

  定义已经说完了,我们可以接下来说说另一个问题了。

  无论是杨坚也好,还是李渊也罢,他们在谋朝篡位这件事上,其实做的都是一样的。

  两个人都属于是臣子夺取君主政权。

  杨坚夺取的是宇文家的权力,按理说他们两家还是亲戚,杨坚的女儿嫁给了周宣帝宇文赟。

  杨坚是宇文赟实实在在的岳父。

  不过在权力的面前也没有什么亲戚可言,杨坚在大权独揽之后,丝毫不顾及两家的亲戚关系,最后从宇文赟儿子宇文阐手里夺下了最高权力:

  开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

  设坛于南郊,遣使柴燎告天。

  是日,告庙,大赦,改元。

  其实李渊也并不一定比杨坚强。

  李渊本来是隋朝的臣子,他和杨广还是表兄弟呢。

  而且,他起兵的口号也并非是推翻隋朝,他那个时候的口号是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

  人家打的是匡复的口号起兵,等到打到长安后,还遥尊杨广是太上皇,而且表面功夫也好好地做了一番。

  直到杨广在江都被杀,李渊才逼迫隋恭帝杨炯让位:高祖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命刑部尚书萧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

  照此来看,在本质上杨坚和李渊其实都属于谋朝篡位,并没有什么不同。

  评价因何而不同。

  同样都是谋朝篡位,但在谋朝篡位这件事上,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评价。

  杨坚的谋朝篡位就是他身上的一个烙印,只要谈及就会说到;可李渊的谋朝篡位却没有人去注意,这又是因为什么呢?1、非武装性和武装性。

  我们把杨坚建立隋朝,一统天下的过程放到一边。

  单看他从北周宇文家手中夺取权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武装性的。

  要是说细节,里面肯定也是惊心动魄,但是在外人看来,杨坚的权力过渡很平稳。

  而且就是一个权臣忘恩负义从自己老板手里把权力夺了过来。

  可李渊则不同,李渊夺取隋朝政权是由武装性质的。

  他从晋阳起兵,一路打到长安。

  并非是权臣的忘恩负义,就是一个武装集团的暴力推翻。

  至于说那些口号,以及所有的准备工作,那只是想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一种作秀。

  与杨坚这种阴谋夺权有着形式上和本质上的区别。

  2、王朝的稳定性。

  杨坚建立的隋朝时间短,总共才历时37年。

  虽然说唐代继承了很多隋朝的制度,但其历史跨度太短暂了。

  可唐代不同,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乎是至高无上的。

  而且跨度比较长,差不多有290年。

  这个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比较深远。

  所以,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文人对于这两个朝代的描述是不同的。

  为了加大唐代建立的合法性,提高唐代的影响。

  文人会做两件事,一个是尽力的抹黑隋朝,这里面就包括隋文帝,同时他们也要尽力的保护唐代,尤其是开国之君李渊夺取政权的合法性。

  结语

  客观的说,隋朝与唐代在夺取政权的手段上,其实都属于谋朝篡位。

  但表现在形式上,一个是非武装夺取,而另一个是武装夺取,其难易程度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唐代把控住了当时以及后世文人的笔杆子。

  有更多人在保护和包装唐代的夺权过程。

  以上就是都说杨坚篡周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91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