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 明朝骂皇帝的县令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10 09:56 阅读

  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上朝你得跪着,如果闭口不言,皇帝说你“心怀不轨”,如果仗义执言,皇帝说你“如此大不敬,按律当斩”。

  关于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的这些相关资料:

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

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

  对明清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明代大臣敢怼皇帝,而清代大臣只能做下跪奴才?

  在大清当官,那可真是难死宝宝了。

  上朝你得跪着,如果闭口不言,皇帝说你心怀不轨,如果仗义执言,皇帝说你如此大不敬,按律当斩。

  你这个月的工资,可能就是最后的丧葬费了。

  在明代就不一样了,大臣可以和皇帝促膝聊天,上朝也不用跪着,看皇帝不爽了,还可以把皇帝怼一顿,下了朝再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今天我又怼皇帝老儿了,看着他的脸憋得像拉不出粑粑的样子,我就很开心。

  在电视剧《山河月明》中,李善长可以坐在朱元璋对面,俩人像老哥俩一样聊天,聊得不愉快了,李善长还敢骂朱元璋是独夫。

  但是,在清宫剧中,你看那些个大臣,哪一个不是跪着和皇帝说话,连最基本的座位还需要皇帝赐,就算皇帝赐座了,谁敢真坐,还不是战战兢兢的坐半个屁股,皇帝脸色稍微一变,立马像弹簧发射一样,从座位上跳下来,然后跪倒在地。

  为什么,明代的大臣们可以如此奔放,而清代的大臣只能做下跪奴才?这其实是由两个朝代不同的基本盘所决定的。

  通俗点说,就是你要明白,明代和清代,他们分别是靠谁来治理天下。

  明代靠的是什么?朱元璋时代,靠的是自己起兵时期的老哥们,俗称勋贵集团,朱棣时代,靠的是靖难功臣,朱棣之后,靠的是文官集团。

  清代靠的是什么?是八旗贵族集团,这是一股类似于东晋门阀士族的政治势力,终大清一朝,八旗贵族垄断了最高权力中枢,他们不需要人才,只需要顺民。

  明代与文官集团的关系,是战略合作,皇帝100%控股,但是,会给文官集团一点投票表决权,所以,明代的大臣敢和皇帝拍桌子说:这个项目,我看不靠谱。

  清代与八旗贵族的关系,是老板与打工人,没有什么股份,没有什么表决,整个大清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个体户,老板一个人说了算,打工人,要么996,要么007。

  至于汉人大臣,那就是临时工,专门背锅用的,别指望啥过年福利了,能顺利发下工资就不错了。

  下面我们分开来说一下。

  明代:皇帝与士大夫共存

  明代,沿袭的是宋代的风格,文人士大夫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不少文人谋士的帮助,因此,非常善待这些士大夫。

  明代建立后,朱元璋封了六个公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文臣李善长。

  因为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李善长多少有点居功自傲的,创业元老嘛,即便没有股份,资历和威望是有的,因此,李善长敢于和朱元璋硬刚一下。

  在电视剧《山河月明》中,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朕是和天下老百姓共天下。

  这句话说的是视死如归,从道理上讲无懈可击,而且还颇有点现代主义特色。

  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老百姓是谁,他们是一个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们最朴实的愿望就是能有自己的土地,而不关心谁当皇帝,但是,士大夫却是一个能为朱元璋排忧解难的得力助手。

  因此,皇权与士大夫的结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朱元璋是开国君主,他不按规矩出牌,直接取消了丞相,皇权,政权一肩挑。

  因此,在朱元璋时代的明代,士大夫们还不是那么的嚣张。

  朱棣没有他老爹那么旺盛的精力,他一个人顶不住,又把丞相给请了回来,逐步形成了明代的内阁。

  从此以后,皇权和政权就实现了分离。

  别看明代的皇帝们都不务正业,有炼仙丹的,有玩蛐蛐的,有干木匠的,但是,明代的行政体系却非常的高效。

  无论是朝廷大事,地方小事,人事调动都会汇总到内阁那里,内阁会开会讨论出来一个结果,然后起草一份文件,把这个文件上报给皇帝,这个过程叫作票拟。

  文件到了皇帝这里,也不用皇帝操心,因为他身边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帮他处理这些事情,这个机构叫司礼监,全部由太监组成,而且是太监中最有权力的一个部门。

  司礼监有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负责对这个文件进行批复,同意还是不同意,在文件上写下意见,如果同意,那么就交给掌印太监来盖章,下发下去。

  文件下发下去后,会给对口的部门去执行,如果是人事调动,那就给吏部,如果是工程建设,那就给工部,如果是财务开支,那就给户部。

  在六部之中,还有一个岗位叫给事中,这个人负责对内阁发下来的文件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给事中是有权进行弹劾的。

  在这个大框架之下,内阁,司礼监,给事中,三方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形成了一套相互制衡的机制。

  士大夫们这么能干,皇帝自然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对于文人们的劝谏也好,顶撞也好,明代皇帝都看很淡,原因只有一个,你蹦跶得再欢,到最后还不是你干活,反正你们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当然,士大夫们再强势,他们也大不过皇权,明代的皇帝们看似很弱,其实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老板毕竟是老板,CEO再牛,也是老板任命的。

  比如嘉靖皇帝时期的大礼议事件。

  嘉靖的皇位,不是来自于他老爸,而是来自于他的堂哥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让兴献王朱厚熜来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嘉靖。

  朱厚熜不是皇子,他要继位,首先就得解决身份的问题,这个好办,历史上有很多的先例,把他过继给明孝宗,这样,他和正德皇帝的关系,就从堂兄弟变成了亲兄弟。

  嘉靖是个孝子,当了皇帝以后非要追封他的亲爹为皇帝,这下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士大夫们不干了,你这是不按规矩出牌了,按照游戏规则,你已经过继给了明孝宗,那么你的亲爹就成了你的叔叔,怎么能称皇帝呢?

  嘉靖一开始还很温和,士大夫们就来劲儿了,这个来劝谏,那个来劝谏,最后嘉靖生气了,开始口头批评,扣工资,免职等处理。

  相持了3年,最后士大夫们妥协了,嘉靖获得了胜利,在正式为嘉靖亲爹立庙的那一天,士大夫们做了最后的争取,跪在庙外嚎嚎大哭,嘉靖一生气逮捕了143人。

  明代的士大夫们敢这么和皇帝对着干,根本原因就在于皇帝需要他们干活。

  一个能干的员工,才有发牢骚的资格,一个没有任何业绩的员工,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明代的皇帝,看似昏庸,其实他们很聪明,他们是真正的老板,充分放手让士大夫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他们纵容党争,让不同派系的士大夫之间,相互争斗,这是领导用人的最高境界。

  而且,明代的皇帝,也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会拿出大杀器廷杖。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一个规矩,文人们不能杀,但是能打,谁要是蹦得欢,皇帝就可以打他的屁股,而且就在开会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打。

  别看是打屁股,身体柔弱,被当场打死的也不在少数。

  直言劝谏,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的精神脊梁,这是他们存在的价值,是他们存在的荣耀,如果能因为劝谏而死,他们会千古留名。

  因此,即便是被廷杖,即便有可能会被打死,也挡不住他们给皇帝提意见,甚至发展到后来,有的御史会鸡蛋里挑骨头,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杠而杠,反正越杠越出名。

  清代:皇权独裁的巅峰

  清代,是满人的江山。

  在中原人眼里,满人就是东北的鞑虏,一群未开化的人,和中原不是一个祖宗,不是一个文明,不是一个世界。

  但是,就是这么尴尬,大明亡了,满人捡了漏,入主了中原,一群饱读诗书的士大夫,要接受一群鞑虏的统治。

  士大夫们不甘心啊,他们发动民众起来反抗。

  对于满人来说,他们是自卑的,以区区一个女真部落,居然占据了中原大好河山,对于士大夫们发动的反抗,他们是恐惧的,害怕的,他们也了解,文人的笔,可以杀人于无形。

  于是,满人在中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扬州三日,嘉定屠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紧接着,满人又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穿满人的衣服,留满人的发型,有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

  那个年代,剃头匠是最牛的职业,挑个剃头挑子,看见谁留头发,就拉过来剃了,谁不剃,直接就可以把脑袋给砍了,拿到官府去换银子。

  这些剃头匠,全部都是由满洲八旗中的士兵,挑选出来。

  满人这么做,就是要无情地摧毁士大夫们的精神脊梁,摧毁他们的信念,摧毁他们的身体,把他们完全改造成大清的顺民。

  身体虽然归顺了大清,但是文人们的心,还是对前朝有所留恋的。

  不能参与朝政,他们就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用一支笔作为自己的武器。

  到了康雍乾三朝,满人又发起了文字狱,但凡有任何的反清思想,哪怕是不相关的一个字,都可以给你定罪,株连九族。

  通过文字狱,文人士大夫们彻底闭嘴了,身体上不敢有行动,思想上不敢有想法,笔下不敢有妄言,他们,成了一个没有灵魂,只会写八股文的躯壳文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大清就不需要士大夫了,那他们靠什么治理国家。

  大清和明代有一点不同。

  明代,是朱元璋的个人创业史,朱元璋一个人,就是大明的灵魂,因此,他需要士大夫集团来辅助。

  大清,是女真人的团队创业史,满洲八旗,是大清国的创业团队,因此,大清入关,是带着一个成熟的团队进来的。

  但是,这个团队的水平实在是有限,比有限公司还有限,生生地把我中华文明,这么一个超级大盘上市公司给拉低成了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要什么人才,要什么管理,七大姑八大姨,一起走起。

  在大清,满洲八旗就是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

  中国自从秦汉以后,就一直致力于打破贵族集团对国家的影响力,虽然在魏晋时期,门阀政治复燃,但是,自从隋唐以后,贵族集团,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伴随着科举制的诞生,文人,正式成为国家的脊梁。

  但是,满人的入关,再次把贵族集团统治,这种老古董给拿了出来。

  在大清代,满人是天生的贵族,别说那些王爷,就是普通的满人,也是高人一等。

  他们享受着大清国的圈养,享受着世袭的爵位,垄断着朝廷的大权。

  在咸丰皇帝之前,是满人的狂欢时代,他们把汉人死死地踩在脚下,然后一代又一代的把他们驯化成满人的奴才。

  咸丰当了皇帝以后,这个世界发生了变化,外国人打进来了,要通商,要传教,弄的满人是一头雾水,太平天国起义了,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与大清国分庭抗礼,弄的满人是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满人想起了汉人士大夫,开始重用他们,让他们在地方上办团练,给他们自主权,军事权,甚至是财政权,让他们帮忙消灭太平天国。

  这个时候,原本是汉人士大夫站起来的最好机会,惋惜,100多年的摧残,他们的脊梁早已被打碎,他们只有一身皮囊,而没有挺直的脊梁和灵魂,甘愿为大清服务。

  到了慈禧时代,大清这条大船开始千疮百孔,中原文人士大夫们才开始觉醒,于是,出现了东南互保,李鸿章联合南方督抚们,拒绝出兵为慈禧提供保护,最终慈禧跑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慈禧回来后,追究李鸿章等人的责任了吗?没有。

  为什么?因为满人贵族不中用了,她需要汉人士大夫们为她干活。

  在孙中山的不断奔走呼唤下,在世界潮流的涌动下,大清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文人再次站了起来。

  在中华文明2000多年的历史中,文人集团,一直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不但左右着国家的兴衰,更参与了历史的创造。

  只是在清代前期,在王朝更替的100年中,他们遇到了严重的挫折,甚至是毁灭式的打击。

  但是,精神可以摧残,文化不会断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觉醒的一天。

  以上就是明朝时期的大臣敢怼皇帝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84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