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查慎行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08 19:16 阅读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关于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的这些相关资料: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查慎行 〔清代〕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注释

  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

  ②霾云:阴云。

  蓬蓬:茫茫覆盖貌。

  冒:覆盖。

  ③敛容:改变容颜。

  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

  ⑤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

  《庄子·列御》记:骊龙颌下有珠,经常浮游水上,衔珠长吟。

  二句意为这时潜伏深处的骊龙,因为眼花缭乱,不能浮游上来衔珠长吟了。

  ⑥巨鱼二句:腾踔(chuō):跳跃。

  千黄金:意为千万鳞片像黄金一样闪闪耀眼。

  ⑦翻:反。

  鉴赏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

  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

  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

  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给人清幽淡远之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

  全诗笔调轻健活泼,如行云流水,呈献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使人神往。

  中秋明月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此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同类题材之诗的佼佼者。

  诗人无论是在表现新题材、开掘新境界,还是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都是颇见功力,整首诗没有出奇制胜的故作,如行云流水,不露雕凿的痕迹,足见诗人艺术功夫的深厚。

  结尾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带动读者的心境完全沉浸在空明澄澈的审美观照之中,《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雄浑恢宏,豪放空灵,更具神奇浪漫之美。

  新鲜的感受、生新的境界、贴合对象本身的语言,诗人从语言形式内容方面都对诗歌作了生动的革新,见证了诗人《涿州过渡》中自笑年来诗境熟,每从熟处欲求生的对创新和个性的追求。

  以上就是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该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80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