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06 19:51 阅读

  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在这场波及整个南朝国土的动乱之中,几乎所有的南梁萧氏宗族和门阀士族都被牵扯其中。

  关于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的这些相关资料:

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

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

  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侯景之乱中南梁由盛转衰,南朝国力也就此走上了下坡路。

  在这场波及整个南朝国土的动乱之中,几乎所有的南梁萧氏宗族和门阀士族都被牵扯其中。

  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各种政治和军事斗争,使得南梁国力大损,达到了濒临崩溃的程度。

  尤其是侯景攻入建康皇城之后,更是控制了整个南梁朝廷,兵力也高达十万之众,成为了南梁事实上的统治者。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侯景既没有兑现拥立萧正德为皇帝的承诺,也没有废掉梁武帝萧衍,甚至自己都没有称帝的打算,这让很多看史书的人感到不解。

  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来看,追求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每个军阀最高的理想。

  尤其是在南北朝这种乱世之中,各方军阀和门阀士族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战争。

  而这些战争的胜利者但凡有机会控制皇帝和朝政,没有不废立皇帝谋朝篡位的。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成为常态,也是南北朝时期割据势力遍布,短命王朝频繁出现的根源。

  可侯景作为先叛魏后叛梁的大军阀,在控制了南梁朝廷后,居然没有直接废掉梁武帝萧衍,甚至连太子萧纲都没有动,这就很不符合他贪婪的本性了。

  很多历史课本上说侯景没有废掉萧衍和萧纲,是他被皇帝和太子的威仪所震慑,面见皇帝时都是战战兢兢的,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设身处地的来想,这种说法完全是滑天下之大稽,史官在给萧衍和萧纲这对窝囊至极的父子贴金呢。

  侯景先叛魏后叛梁,面对南梁数十万大军的围攻尚且不变色,控制皇宫后还怕什么虚无缥缈的皇权威仪?侯景是羯族出身,早年在尔朱荣手下,后来有跟了高欢,背叛的名将皇帝可不少,所谓的皇权威仪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这种说法不过是南梁史官自我安慰而已,根本与事实无关。

  可以确定的是,侯景在攻占皇城和控制朝廷后,的确没有废除萧衍和萧纲,还因为没遵守拥立萧正德的承诺而与之发生了嫌隙。

  从史书记载来看,侯景在控制朝廷后独断专行,干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

  比如自封为大都督、逼娶溧阳公主,还自封为宇宙大将军,在这过程中侯景与萧衍和发生过多次冲突。

  侯景采取的是蛮横的强迫手段,但对于反对的萧衍却没有采取任何激烈的手段。

  这使得萧衍至死也没有被废除皇帝位,而是在宫中年老体弱又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被饿死。

  而这种手段与侯景一贯残酷的风格来看,还是比较温和的。

  侯景能够在这场动乱初期大获全胜,攻占建康控制了南梁朝廷,这与南梁权贵们争权夺利的内讧是分不开的。

  前文讲过,萧衍本来是利用侯景来削弱门阀士族的实力的,谁知道门阀士族居然祸水东引,使侯景把矛头对准了萧衍的心腹朱异。

  在此过程中门阀士族统领的军队在面对侯景时出工不出力,而且互相拆台挖坑,使得梁军在侯景面前不堪一击,才造成了建康被围攻的危局。

  这里面很多门阀士族的官员当了两面派,暗中纵容侯景,才使得局势不可收拾。

  其中萧衍的侄子萧正德便是典型代表,也是对侯景攻破建康立下大功的人。

  萧正德本来是萧衍的侄子,萧衍六弟临川靖惠王萧宏的第三子。

  因为萧衍早年无子,将萧正德过继到名下收养,于是他成为萧衍的养子。

  后来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萧正德便被送回了本宗,萧统也就成了南梁的皇太子。

  因为这个事情萧正德对萧衍颇有怨言,曾经叛逃到北魏。

  后来萧正德在北魏被南齐宗室萧宝夤所排挤,使他在北魏得不到礼遇,不得已又返回南梁。

  萧衍看在两人的亲戚关系上,没有怪罪萧正德,还恢复了他的封爵,任命为征虏将军。

  尽管如此萧正德也不念萧衍的好,时刻都在密谋造反。

  侯景起兵造反的初期也找了很多人合作,但与北魏朝廷密切相关的门阀士族都不搭理他,甚至把他造反的信息上报给了萧衍。

  后来侯景找了萧正德,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内外勾结的合作协议。

  按照这个协议,萧正德帮侯景攻破建康,侯景则在掌权后拥立萧正德为皇帝。

  可让萧正德意外的是,侯景在掌握北魏朝廷后并没有兑现承诺。

  他亲自见了萧衍和萧纲,却没有提废立的事情。

  事先拥立过的萧正德也被丢到了一旁,还被降为大司马。

  即便是后来萧衍被饿死后,侯景也拥立了太子萧纲,这让萧正德的皇帝梦落了空。

  史书上所说的皇权威仪是完全不成立的,萧衍和萧纲真又这种威仪,侯景还敢带着军队在建康内外城打了好几年?从史书的记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侯景没有废除萧衍和萧纲,是有着多重考虑的,也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

  可以说侯景的这种选择是非常聪明的,暂时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侯景起兵之初,萧衍并没有将其当成一回事,认为他只有几千人,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南梁的统治。

  然而战争的结果却几乎将南梁连根拔起,这是让萧衍始料未及的。

  这个结果真的就说明侯景军队的强大,和南梁军队的懦弱了么?实际上这根本说明不了问题,而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现象。

  实际上南梁军队打不过侯景区区几千人,并不是军队战斗力不行,而是军队的领导者们各怀鬼胎。

  这些领导者中要么是门阀士族的官员,要么是萧氏宗族的皇亲国戚,他们奉萧衍的诏令勤王,实际上却阳奉阴违。

  这些人与侯景打打停停,利用战争互相拆台,目的就是为了争权夺利。

  尤其是萧氏宗族的王爷们,为了争夺皇位,在围剿侯景过程中出工不出力,就想着等萧衍和萧纲死后能名正言顺的抢皇位。

  在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军事上的选择必然服从于政治的需求,所以才出现了梁军对侯景一触即溃的惨象。

  从史书上看梁军并不弱,后来平定侯景之乱的王僧辩和陈霸先所率领的就是梁军。

  那时候侯景早已不是背叛指出的区区八千人,而是有着十万大军的阵容,控制了南梁朝廷,可谓是权倾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王僧辩和陈霸先还能击败侯景,可见侯景的真正实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强。

  在刚刚进入建康时侯景的力量更加薄弱,除了几千亲信的军队,剩下的就是围攻建康过程中招降的南梁军队,这比起后来更加不堪一击。

  这样虚弱的军队尽管趁着南梁宗族和门阀的内斗夺取了建康,控制了朝廷,获得了极大的权力。

  可这种权力在没有强大军队的支持下,都是虚无缥缈的。

  建康城外仍旧围着勤王的数十万大军,这些大军的领导者表面上看是听命于萧衍,实际上都在打着夺取皇权和朝廷的主意。

  如果萧衍和萧纲不死,这些人都不会轻举妄动,谁也不想背上背叛的骂名,被其他勤王军队所围攻,进而失去夺取皇位的资格。

  他们也都不想率先攻击侯景,因为侯景又皇帝和太子作为人质,谁先动手反而在政治上吃亏,成为几十万军队的众矢之的。

  可以说当时建康城外就是这样微妙的平衡,维持这个平衡的便是萧衍本人。

  只要萧衍一天不死,这个平衡便一天不会被打破。

  侯景当时实力不足,必须要借助萧衍的的皇帝声望来平衡建康内外的政治局势。

  他需要时间重新整理军队,分化瓦解城外的勤王联军,为自己更进一步作准备。

  如果他贸然废除萧衍或者萧纲,必然会打破这个平衡,让自己回到被围攻的态势。

  而没有了萧衍和萧纲作为人质,外面的勤王军队就不会客气,反而会为争夺皇权拿他祭旗,这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拥立萧正德是同样的效果,从政治上来看与谋朝篡位无异,也就给了城外军队动手的理由。

  所以为了以后的利益,侯景必须保持萧衍和萧纲在位状态,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

  从这点可以看出,侯景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残忍的莽夫,而是有着极大野心的枭雄。

  他政治上看得很明白,也对军事和政治态势有着极深的了解,所以才做出了稳住萧衍萧纲,牺牲萧正德的选择。

  这也为后来他废除萧纲,谋朝篡位争取到了机会。

  但是他忽略了自己不是南梁人,在南梁没有根基现实。

  他即便通过打击镇压门阀士族军队将自己的军队壮大,但实力上也远不如门阀士族。

  当门阀士族放弃了内斗开始集合力量的时候,侯景就开始陷入了南朝内战的漩涡之中,面对王僧辩和陈霸先这种南朝名将,他的失败也就顺理成章了。

  以上就是侯景为什么会继续尊萧衍为皇帝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6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