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与政治经济方面,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
关于在军事与政治经济方面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在军事与政治经济方面的这些相关资料:
在军事与政治经济方面
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
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
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
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
他率师东征,平定叛乱,灭奄(今山东曲阜东)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又制礼作乐,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 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言论见于《尚书》之《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诸篇。
主要成就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制以及分封制;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
军事
二次克殷
灭殷后的第三年,公元前1042年,管叔、蔡叔鼓动起武庚禄父一起叛周。
起来响应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
这对刚刚建立三年多的周朝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
如果叛乱不加以克服,周王朝就会面临极大困难,周文王惨淡经营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功业就会毁掉。
周王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王室内部也有人对周公称王持怀疑态度。
这种内外夹攻的局面,使周公处境十分困难。
周公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奭。
周公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第二年(前1023年)举行东征,讨伐管、蔡、武庚,稳定周朝的统治。
周公以商朝灭亡和三监等武装反叛活动为鉴,特别重视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的政治道德教育、治术教育和勤政教育,要求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农无逸等,主张充分发挥颂诰对奴隶主及平民的教育作用,并提出以治绩考察、选任官吏的原则。
八师戍守
二次克殷之后,周公认为有必要扩建直属国家的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军队进行收编,又另建了一支八师,主要由周人组成,驻守在以新筑的成周为中心的的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戍守周天子,所以称为成周八师。
成周八师,西周周公东征后,开始驻守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的军队。
大约二万人。
主要任务是镇抚南夷。
周公将殷移民迁到成周城,又收编西周时期驻守商故地的军队,建立殷八师,大约二万人。
主要任务是镇抚东方及监视殷遗民。
同时,编制西六师,保卫以镐京为中心的周人兴起之地的西土,因位于西部,所以称西六师,主要由周人组成。
成周八师、殷八师、西六师由周天子亲自委派的大贵族或大官僚担任指挥官。
由此可见,周天子掌握的军队有十数万人之多,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政治经济
在政权与各种制度的建设方面,周公继承损益前代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例如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等,井然有序,使政治上有君臣上下之分,有等极之别:在宗法上有大宗、小宗之别;在经济上上分公田、私田,使民不失耕。
周在周公之前也没确立嫡长制,继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历。
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却以武王姬发为太子。
自周公以后,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传子的,这不是偶然的,这种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应归功于周公。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以后,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这样就经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起到稳定和巩固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说来是小宗。
而这些诸侯在自己封国内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这样组成一个宝塔形结构,它的顶端是周天子。
周代大封同姓诸侯,目的之一是要组成这个以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政权结构,它比殷代的联盟形式前进了一大步。
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对异姓诸侯则视为甥舅关系。
血缘婚姻关系组成了周人的统治系统。
以上就是在军事与政治经济方面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600.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