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 刘备兴兵伐吴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05 10:31 阅读

  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攻打东吴,一路势如破竹。

  关于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的这些相关资料:

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

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真的是因为诸葛亮反对伐吴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攻打东吴,一路势如破竹。

  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兵五万迎敌。

  陆逊采用了诱敌深入、积极防御、伺机反击的战略,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用火烧连营的方法大败蜀军。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进一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关于诸葛亮反对伐吴一说无据:

  虽然《三国演义》中有秦宓冒死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而被下狱,诸葛亮上表为秦宓求情并劝阻刘备这样一个情节,但无论是《三国志》原文还是裴松之注,都没有关于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态度的记载(正史中只有秦宓和赵云两位蜀汉大臣反对伐吴)。

  仅在《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中记载了一段诸葛亮得知刘备东征打败后的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因为这句话是诸葛亮在蜀军大败后的感叹,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反映诸葛亮对刘备东征的确切态度。

  就像我们有时因为失败而后悔做某件事了一样,虽然很懊恼,但当初却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做的。

  诸葛亮的隆中对这一蜀汉扩张的大战略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取得荆州作为根据地。

  诸葛亮对于刘备东征孙吴夺回荆州这一行为就算不支持,至少也不会反对,差不多是一种中立的态度。

  小编关于刘备伐吴为什么没有带上诸葛亮的推断:

  1.留守后方的需要。

  刘备东征孙吴除了想要夺回荆州并在有条件时可以吞并孙吴外,很大的一个目的还是为自己唯二的结义兄弟报仇,并且这场战争非同小可,自己就得御驾亲征。

  伐吴固然重要,但孙吴已向曹魏称臣,曹魏很有可能偷袭蜀汉大后方,守护根据地也非同小可。

  伐吴败了,还可以退守后方,一朝东山再起;但后方丢了,就如同丧家之犬,进退两难。

  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刘备伐吴只带了陈式、吴班、冯习等这些中层将领,却派遣魏延镇守汉中,赵云作后应兼督粮草,蜀汉此时的二号人物诸葛亮留守成都辅佐太子刘禅,并负责内政和后勤。

  2.刘备轻敌思绪、膨胀心理的滋生。

  刘备大半生都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但自从请了诸葛亮出山后,事业基本上一路顺风,期间又获得了很多人才,很快获得了荆州大部、西川和汉中,又由布衣进位为汉中王,由汉中王进位为汉昭烈帝。

  刘备在事业鼎盛期自然容易自我膨胀,自信认为自己就可以踏平东吴。

  3.刘备对诸葛亮专长的理解偏颇。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长期并不是待在刘备旁为其出谋划策,而是帮助刘备治军理财、处理内政后勤、指明蜀汉发展大战略。

  西川主要是庞统为刘备出谋划策拿下的,汉中主要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拿下的,诸葛亮主要是在后方经营。

  所以刘备伐吴不带诸葛亮不难理解。

  但他不了解,诸葛亮也善于出谋划策,在其去世后,诸葛亮肩负起治军理财、内政后勤、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等所有职能,长期保持对曹魏的战略攻势,常因后勤不济(粮尽)而被迫撤退。

  个人认为,如果刘备伐吴带上诸葛亮的话,就算没有取胜,也至少可以像对魏战争那样,用计策全身而退。

  小结

  小编认为,刘备伐吴没有带上诸葛亮的原因一定很复杂,既出于一些战略目的,也与刘备自身有许多问题有关,绝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反对态度。

  若刘备决意带上诸葛亮,也不是诸葛亮的反对态度就可以改变的。

  你认为为什么刘备伐吴没有带上诸葛亮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版)》、夷陵之战百度百科介绍。

  以上就是刘备在发动伐吴的时候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3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