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该如何理解,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关于骤雨该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骤雨该如何理解的这些相关资料:
骤雨该如何理解
骤雨
华岳 〔宋代〕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译文
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
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惊!
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
慌忙中冒雨渡过小溪返回村中,没想到暴雨骤停,又染绿了群山。
注释
骤雨:暴雨。
车:指水车。
怒涛:汹涌的波涛。
侵早:天刚亮,拂晓。
赏析
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
他的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不肯附和浮议。
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雕琢习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
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首联说乌云尚在牛身后,大雨却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颔联写山洪暴发的情景;颈联写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尾联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翠。
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
此诗写夏日暴雨景象,以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
一、二句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
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表明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
三、四句写山洪暴发的情景。
用十万军声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
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
末句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翠。
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在宋代诗人中,颇有特色。
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使人惊心动魄。
泼浓墨,喻云色之黑;翻车轴的车是水车,水车戽水,轴翻水涌,发出声音,这里用以形容风雨之声。
一以喻色,一以喻声。
一以写暴雨将至未至;一以写风雨已经到来。
而两者相距,只有牛头牛尾之间,突出了夏雨特征。
三四句进一步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
顷刻言来势之猛,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
怒涛卷上沙滩,借潮水之汹涌,一喻雨势奔腾。
军声吼如鸣瀑,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
后三句是补笔。
溪西应指西南,溪北应指西北,即修辞学上所谓互文。
牧童迎着风雨向西南走,故牛头已经下雨,而牛后还只是乌云。
点得清楚,补得必要。
尤妙的是第四句忽又一转,写出雨晴山绿,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
诗语言风格不事雕凿,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富有生活情趣。
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
暴雨来的骤,去的也骤。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
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作者刻画壮观,自见豪气,转折自如,多用口语,朴素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以上就是骤雨该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30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