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04 21:01 阅读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迢递严城更鼓。

  关于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的这些相关资料: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王国维 〔近现代〕

  点滴空阶疏雨。

  迢递严城更鼓。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

  无据。

  无据。

  斜汉垂垂欲曙。

  译文

  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

  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

  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

  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注释

  空阶:无人行走之阶。

  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有夜雨滴空阶。

  迢(tiáo)递(dì):遥远貌。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唐代皇甫冉有去树近严城之句。

  更鼓:旧时报更的鼓声。

  无据:没有凭据,谓梦境无凭。

  宋徽宗《燕山亭》词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斜汉:天将明时银河偏斜,故称斜汉。

  垂垂:低垂貌。

  唐代薛健有满风轻撼叶垂垂。

  曙:天刚亮。

  赏析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

  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

  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

  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

  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近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

  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

  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

  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

  无据,是没有凭据。

  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

  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

  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

  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

  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

  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

  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

  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

  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

  和梦也新来不做。

  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

  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

  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创作背景

  此词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

  当时王国维在南通通州师范学校任教,因为生病,王国维精神有些恍惚,故词中写春夜的情怀,有着落寂的感觉。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背景也有不同说法。

  学者佛雏认为此词于1904 年至1905年间创作。

  而钱剑平认为此词创作于1905年。

  以上就是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该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2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