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 六扇门捕快地位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6-26 18:41 阅读

  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受到情节的影响,小伙伴们自然而然会将四大名捕与警察联系起来。

  关于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的这些相关资料:

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

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

  对古代捕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的捕快是什么职务,与现今的警察有什么差别?

  2012年7月12日,电影《四大名捕》首映,讲述了神侯府和六扇门同破大案的故事,其中无情、铁手、追命和冷血等四名捕快,身怀绝技、风格各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到情节的影响,小伙伴们自然而然会将四大名捕与警察联系起来。

  其实,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差异明显。

  从电影回归现实,在文献中的捕快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实际上,捕快分为捕和快两类,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两者职责相近,合称捕快。

  在日常工作中,捕快负责缉拿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以及收集证据等职责,这项职责与现代的警察是类似的。

  四大名捕剧照

  在地方州县,捕快属于公职人员,与皂隶、壮班组成分工不同的三班衙役。

  捕快负责缉捕,类似于刑警。

  皂隶从事站堂和提拘,相当于内勤。

  壮班专司保护仓库、协捕盗贼的工作,等同于民兵。

  三班均有头领,称为班头或头役,负责本班事务。

  在警察队伍中,同样也有不同的分工和类别。

  根据清代法律的规定,三班衙役一般服役三至五年。

  任期届满,不得留任,如有违反,州县长官将受到必要的惩处。

  衙役没有固定的工资,以捕快为例,每月只发叫做工食银的伙食费。

  按照职务不同,捕快每年收入六至十二两银子。

  和捕快类似,警察的工资同样由政府发放。

  按照州县的大小不同,捕快的数量也有差异。

  据《松江府治》记载,松江有四十个捕快编制,而邻近的华亭县,却有八十个捕快编制。

  不仅如此,大的州县捕快有马快和步快之分。

  顾名思义,马快就是捕快配有马匹,用来执行公务,而步快就是普通的捕快了。

  加入捕快职业,也有从业要求。

  捕快必须是男性,身体强壮,手脚灵便,思维敏捷,最好还有一些武艺。

  平时办案时,捕快身着便装,走街串巷,打听消息。

  发现嫌疑人后,亮明腰牌,显示身份,用铁尺和绳索缉拿对方。

  与捕快相比,当代的警察有男女之分,办案手段更加科学高效。

  所在州县有案件发生时,捕快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官府对捕快进行考核。

  考核以时限为准,叫做比限。

  一般案件,五天一比,重大案件,三天一比。

  过了比限,捕快仍无进展,将受到责打,以示惩戒。

  从考核制度上看,捕快的考核过于刻板,而警察在品德操守、职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更加公正合理。

  捕快和警察尽管交集很多,不过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归纳起来,呈现三低的特点。

  首先是社会地位低。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捕快一直属于贱民行列。

  在春秋时期,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差役,分为皂、舆、隶、僚、仆、台等类别。

  秦汉时期,捕快归属于隶臣妾的贱业。

  到了魏晋,捕快仍以杂户的身份,受到社会鄙视。

  在唐宋,捕快被称为吏胥。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到清代,《大清会典》规定:四民为良,奴仆及倡优隶卒为贱。

  进一步明确了捕快的贱民身份。

  捕快不仅在社会的主流意识中得不到认可,在日常工作同样受到各种歧视。

  清代捕快的制服采用半红半黑的颜色,就连鞋子也是如此,这与官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大清律例》对捕快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比如捕快不能从正门进出衙门,不能坐在公堂上,违者杖七十,徙一年半。

  更有甚者,官员可以任意打骂、鞭笞衙役。

  在社会的施压下,形成了一种尴尬的现象。

  处于社会底层的捕快,却承担着社会公正执法的职责。

  两者之间,很难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导致封建社会的法制生态严重畸形。

  《水浒传》中,武松身为步兵都头,依然无法摆脱贱役的阴影。

  而杨雄是刽子手,因身份的影响,娶了大户人家的婢女潘氏。

  《新水浒传》中杨雄剧照

  其次是入职门槛低。

  在古代,民间的男丁都有服役的义务。

  役不仅是指大军的兵役,还可以是衙门的差役。

  各地州县根据实际的需要,指派一定数量的男丁充当捕快。

  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捕快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捕快有利可图,吸引了不法分子投机取巧。

  这些人只要每年向衙门缴纳二至四两的纸笔之费,就能以挂名衙役的名义,捞取非法利益。

  四川巴县新任知县刘衡到任后发现,当地人口数万人,衙役竟有七千人之多。

  更可笑的是清代捕快的身份,可以继承、出租、质押和赎回。

  这些不法之徒虽饱受鞭扑下贱之辱,而甘之如饴。

  

  最后是道德水平低。

  在工作中,地方公事,如凡捕匪、解犯、催征、护响之类,在在皆须其力。

  捕快从事的是州县的基层执法工作,他的正常收入,无法维持日常开销。

  于是,捕快利用手中的权利,以脚鞋钱、酒饭钱、宽限钱、买放钱和说和钱等名目,向双方当事人收取利益,大搞权钱交易。

  北宋文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

  可见捕快受贿枉法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

  捕快腰有一牌,便声生势长,鱼肉细民,捉影捕风,到处吓诈,当地官员往往与捕快沆瀣一气,包庇纵容,默许了捕快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成为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

  清代老照片:上海的捕快(图右),正在看守囚犯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总结: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

  是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

  官或自顾考成,彼则唯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骨洒膏,吞声泣血。

  四大洲内,唯此四种,恶业至多。

  纪晓岚的总结和点评,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捕快的不法行为,在社会上恶评如潮,声誉日下。

  民间对捕快又恨又怕,避之不及。

  一些有名望的家族,订立家规,明令禁止族人从事捕快职业。

  一旦有人涉足,当事人将被从家谱中除名,死后也不得入祠享祀。

  封建统治阶级对捕快实行社会和经济双重约束,同时,给予捕快有限的权力,充当基层的执法者,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存在着缺陷,捕快利用制度漏洞,收取灰色利益,枉顾法律制度,与现代警察的宗旨和信念完全背道而驰,成为封建制度下的一大毒瘤,贻害无穷。

  参考文献:《阅微草堂笔记》《梦溪笔谈》《大清会典》《松江府治》

  以上就是古代捕快到底是什么职业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54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