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 河湟翻译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6-26 18:06 阅读

  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关于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的这些相关资料:

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

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

  河湟有感司空图 〔唐代〕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译文

  自从萧关一战后,春风便再也吹不到河湟地区了。

  而今汉家儿童都说胡人语,却向着城头骂着汉人。

  注释

  河湟(huáng):黄河与湟水,指河西、陇右地区。

  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县北。

  异乡:此谓异域。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边防空虚,吐蕃乘机于广德元年(763),侵入大震关,兰州、秦州等河西、陇右地区均告失陷。

  又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都护府,安西阻绝。

  司空图这首《河湟有感》即悲叹河湟因长久失陷,致使汉蕃生聚,民不思归的局面。

  赏析

  前两句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说明了吐蕃借唐朝内乱乘机攻占河湟的历史事实。

  萧关当时为河湟与内地之间重要军事关塞。

  萧关一陷,河湟阻绝,诗中用隔断异乡春形象地表明河湟与内地音讯不通,处于西地分裂局面的状况。

  此处,春者,非仅言季节或气候,更是指民族习惯,民族情感而言。

  郎士元《送李将军赴邓州》诗中有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是偏重于对边地气候环境的特征来说的。

  司空图在春字之前,冠上异乡,再形容为隔断,足见其非仅言河湟气候与内地不同,而是欲为读者指出,处于吐蕃统治下的河湟地区,人们已无法感受唐朝教化,况蕃音虏曲直难分,汉人也逐渐蕃化,民族感情亦渐消失,十分让人伤痛啊。

  句中一自和隔断包含时间的先后,也是事件的因果,暗含了诗人对分裂局面的沉痛心情。

  后两句写诗人对汉儿学胡语感到不幸和痛心。

  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写出诗人为之痛心,为之落泪的不幸事实。

  本来,华夷杂居,彼此感化,是很正常的,亦为史书或诗文所常见。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胡儿向化新长成,犹自千回问汉王。

  都反映了彼此和睦相处的情况。

  然而,这首诗中诗人所悲叹的是,因为长期沦陷,河湟汉儿已是语言改变,民族情感淡薄。

  诗人对此痛心嫉首,扼腕叹息。

  南宋陆游《送范舍人归朝》: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思此气生瘿。

  写处于金朝统治的开封,汉家儿童的语言变化,与司空图反映的是同一种情况。

  这首诗不重叙事,而在抒发感慨,寄寓情怀。

  四句中,前半偏重虚写,指出河湟失陷局势;后半采用实写,选用一典型事例作结,引出失地所存在的现象。

  这种现象又是河湟长期失陷的结果,引人深思。

  诗人很少运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词汇来表现情感,但从一自、却等表时间和转折意义的词中,可以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内心强烈的感受。

  这种悲慨的诗风,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以上就是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54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