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 调笑令边草叠句的表达效果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6-26 04:06 阅读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关于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的这些相关资料: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

  调笑令·边草

  戴叔伦 〔唐代〕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文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

  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

  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

  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充满乐观的情调。

  但到了中唐时代,情况不同了,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

  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开头边草两字重叠,固是词调格律的要求,而在这里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

  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

  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

  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面之广阔,晴字点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

  下句写白雪衬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寓着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

  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景,李白著名的诗篇《静夜思》就是描绘见月思乡的情景,唐代写望月怀乡的诗篇不胜枚计。

  接着又按格律要求叠用明月,明月,使读者更体会到:戍卒面对明月,思乡怀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

  结句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仍旧身在边地,最后用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苦闷,同时也起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

  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就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此词的另一特点是重叠的结构形式。

  按照词的格律要求,全词有两对叠句,这种重叠通过重复歌咏可加强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用。

  边草重叠,形成一种荒凉的意境,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虚凄凉的心境,这就与单用边草二字的作用不同。

  明月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使之与上句转折呼应,这也是转应曲词调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可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全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管理边地事务。

  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边地战事不断,士兵生活悲苦。

  这首词是作者为了表达边塞士兵渴望回归故乡的愿望而作。

  以上就是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52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