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情感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24 21:01 阅读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关于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的这些相关资料: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金朝〕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译文

  幕府中急送来征召文书,就好似飞鸟般快捷轻盈,披上破旧裘衣,骑上瘦马,我趁着月照三更匆匆赶路。

  脱不了俗例,自觉好笑,怎会不想回家,只是担心耽误赴官的期程。

  一路上,十里陂塘涟漪泛起,群群春鸭嬉戏闹腾,川原上棵棵桑柘遍地铺翠,袅袅晚烟无风自平。

  这一生只应该在田里耕作到老,是谁让春官知道了我的姓名?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元好问因服母丧而闲居河南内乡白鹿原。

  接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守将移剌瑗(即移剌粘合)的征召文书,聘用他为幕僚。

  因当时正在对蒙古抗战,因此军中征召迅速,诗人也不得不星夜起程,途中,写下该诗。

  赏析

  该诗首联写接文书的情况;颔联写诗人的心情;颈联写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尾联写诗人自己只适合在农村躬耕自食。

  全诗通过对一次征召赴任行程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为国事奔忙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对于田园生活的留恋之情。

  该诗未脱宋人以散文为诗的风气,但有所创新,平淡清远,饶有风趣。

  首联扣题,写被檄夜赴邓州幕府的情景。

  当时金朝北拒蒙古,南防南宋,国势日危,所以曾下诏,凡事关军国,七品官职以上者,虽在丁忧,亦在征调之列。

  故幕府文书四字下笔沉重,它不仅说明下发文书机构的权威之重,而且还意味着这是军令如山,不能抗拒。

  下继鸟羽轻三字以进一步说明所见文书的紧急。

  此处轻字一语双关,既指鸟羽之轻,也指传送之捷。

  敝裘羸马月三更,当诗人接到幕府的紧急文书后,一刻也不敢迟延,立即连夜动身赴召。

  三更半夜,春寒料峭,月色凄迷,世人这时都在温暖的梦乡中,而诗人却因为身在仕籍,被檄告别妻子儿女,孤零零地一个人夜踏征程。

  再看看身上披的敝裘,坐下骑的羸马,不明言怨而怨气已九曲回肠。

  颔联接写夜赴邓州的感想。

  诗人向以归隐为超凡脱俗,而今虽在丁忧,仍不免被征为官,难以脱卸世事,故联想起未能免俗的典故来,不禁自觉好笑。

  岂不怀归亦是古诗成句。

  诗人由被迫赴征进而联想到此诗,说明自己并非留恋官职而甘于抛妻别子,而是因为军令如山,期程紧急,无可奈何,迫不得已。

  此二句沿用成语,以故为新,用典属事,极为精当贴切。

  且多为虚字,前果后因,勾连呼应,构成乍看不似对句而实则字字工对给人以气韵活脱、动宕流走的流水对,这种散文式的句法,来源于杜甫,极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转写次日白天路上所见之景。

  诗人整个白天骑马赶路,所行路程很长,所见事物景观也必很多,但他只用这两句诗来突出总括其沿路所见。

  诗中出句是点的描绘,侧重于听觉;对句是面的概括,侧重于视觉。

  前者像幅浓抹重染的工笔画,后者像是简约疏淡的写意画。

  二句合力构成一幅春光明媚、气象升平的农村乡野图。

  按说当时金朝土地日缩,战争频繁,所需开支,皆赖河南一地供给,征敛无度,河南农村绝不会有如此升平祥和的繁荣景象,诗所描绘的多有诗人理想化的成分,表现出对农村闲适生活的追味和怀恋。

  尾联此生只合田间老,紧承颈联。

  诗人见景生情,认为自己生性闲淡疏放,这陂塘春鸭、桑柘晚烟,景色如画,正是自己向往依居、终老天年的理想所在。

  谁遣春官识姓名,从反面着笔,遥应诗题,回合全诗。

  诗人三十二岁时中进士第,曾得礼部尚书赵秉文等的鼎力推荐。

  如今被迫应征,不得归隐田园,全怪当年误人仕籍,追思起来,悔恨之余,进而怪罪究竟是谁遣使礼官赏识我的姓名呢?因疏放之才而得名,现在又反被名所累,逼迫俯仰官场,诗人由事及理,感慨深长,有篇终接混茫之致。

  出仕与归隐,是长期困扰诗人的心理矛盾。

  诗人被迫应征,触事感怀,欲隐不得的遗憾遂占据心头。

  该诗在开始描述军令如山,不可违逆及半夜赶路、衣单形只之后,又从正面着笔,倾诉此事所直接导致的空持清高而未能免俗和亲人难聚、有家难在的感叹;接着再从反面着笔,通过对途中景物的理想式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最后通过对仕隐矛盾的对比观照,深切地认定自己人生旨趣的归宿所在,对从前误入仕途而如今为名所累的行迹懊悔不已,怨恨再三。

  诗人就是这样围绕出仕在心中引起的波澜,从正反两方面往返曲折,纵深发展,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

  在语言方面,诗人活用典故,以故为新,句法冲折拗峭,明显接受了黄庭坚的影响。

  以上就是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19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