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 元朝词人有哪些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23 01:11 阅读

  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少时傅若金因家贫而学习裁缝来贴补家用,后因裁缝的身份遭人羞辱,于是转而向学,拜师在范椁门下,从此发愤读书,刻苦学习。

  关于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的这些相关资料:

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

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您走进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故事。

  一、傅若金其人

  傅若金,元代中后期的重要诗人,初字汝砺,后揭傒斯给他改字为与砺,新喻人。

  少时傅若金因家贫而学习裁缝来贴补家用,后因裁缝的身份遭人羞辱,于是转而向学,拜师在范椁门下,从此发愤读书,刻苦学习。

  因其天赋极高,时人有君赋质清美,自幼为诗,出语惊人的评价。

  待到成年,傅若金外出游历到湖南,受到宣慰使阿荣的招致,阿荣待他为上宾,常与他一起吟诵诗歌。

  二十六岁时,娶了同乡的孙淑为妻。

  不料没过多久,孙淑因病离开人世。

  元至顺三年,三十岁的傅若金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到达京师。

  通过他老师范梈的推举,不久便诗文远扬。

  虞集、揭傒斯都对他的诗文大加赞赏,并推荐他在朝廷做官。

  元顺帝三年,三十二岁的傅若金终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任他为参佐出使安南。

  此时他壮志满怀,有诗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可证。

  出史期间,面对复杂的情况,他有条不紊,机智应对,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也让自己声名大噪。

  但是,当他从安南(今越南)回朝之后,并未得到重用。

  两年之后,才被朝廷任命为广州路儒学教授。

  此后没过几年,他便在工作岗位上突发重病而亡,年仅四十岁。

  有《傅与砺诗文集》存于世。

  傅若金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留下的诗文、诗评、诗序等确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在关于其诗歌内容的研究中,大多与他出使安南所写的纪行诗有关,但也没有专门的单篇论文进行讨论。

  傅若金作为元诗四大家的接班人,在当时的文坛上是极有影响力的,他毕生都奔波在江南一带,诗歌创作同他的生平经历有密切关系。

  二、傅若金的诗歌创作

  傅若金是元代诗歌史上较有影响力并且留存诗歌作品较多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经历了数个皇帝掌权的状况,这一时期也正好是元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

  因为他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他诗歌创作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诸如吟唱山水、题画咏物、咏史抒怀、怀亲悼亡、送别酬唱,等等,无一不在其诗中有所涉及。

  1.寄情山水,书写个人情思

  自然山水往往是文人历来吟咏的对象,傅若金也不例外。

  诗人看到美好的景物,心有感触,遂提笔写下。

  这类作品通常与作者当时的体验有关,诗人以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寄托个人思想感情。

  诗中,这类诗歌创作集中在他游历湖南、京城时期,写景清新自然,较少人工雕琢的痕迹,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比如在这首五律《金陵晚眺》中,诗人远远地看着金陵城,有高高的孤塔,远处的青山仿佛还是六朝时候的模样,未曾变过。

  燕子在柳树下迷住了眼,乌鸦在桥下叫着。

  只有城墙底下的秦淮水,年复一年地流淌着。

  这首诗写诗人在傍晚时眺望金陵城看到的景象,由此引发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触。

  傅诗常常在描写名胜时与神话传说相连,想象和现实相结合,读来别有趣味。

  如《洞庭连天楼》一诗,诗人夜游至洞庭湖,看到湖上缥缈的云烟中仿佛有仙人居住的青山和高楼,又想到鲛人曾在此夜游,龙女曾在此降雨布下恩泽,鲛人夜出风低草,龙女春还雨湿花。

  诗人倚着栏杆看天上繁星,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曾相会的天河。

  金陵城、洞庭湖都是诗人游历过程中所见之景,傅若金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来展现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类诗歌还有《小孤山》《港口晓行》《登岳阳楼》《回雁峰》等,都写得十分有韵味。

  2.咏物题画,寄寓怀抱

  咏物诗和题画诗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创作的热点之一。

  题画诗,因画而题的诗,就是用诗歌将画面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多见于文人间的交往过程,尤其到了元代,更是题画诗创作的一个小高峰。

  当时的文人都非常喜欢作画,写题画诗也成为文人间交流的一种手段。

  傅若金的绘画能力虽不突出,但他却写了很多题跋,这类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也很大,他也因为一首《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而得到了虞集的赏识,虞集认为他这首诗写得绝妙,同时把他称为元诗四大家的继承人。

  这首诗是对山中松柏高尚品质的一个赞颂。

  开头苍松在山自奇古,灌木翳之人不惊写出了山中松柏和低洼灌木的区别,随后又描写了松柏恶劣的生活环境和依旧向上而生的精神状态,最后道出松柏想要能工巧匠发现自己的愿望。

  这首诗作者借松柏之口提出自己想要被伯乐赏识的希冀。

  整首诗描写细致,内容广阔,读起来很有气势,无愧于虞集对它的评价。

  傅若金写了一些咏物诗,从数量上来说,可能不及题画诗,但仍不能被我们简单地忽略过去。

  例如《寒竹篇》。

  寒竹长在山涧弯曲的地方,生长环境恶劣,却努力向阳而生,经历春夏秋冬,寒竹依旧挺立,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愿伤了砍柴人半分。

  这首诗通过对寒竹的赞美来寄托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再如《飞雪篇》中漫天飞舞的雪花给大地笼上一层白色的光彩,看起来白茫茫的一片。

  在寒冬时节,也只有竹子、松柏能够经历严寒不会枯萎。

  白雪皎洁,虽极易被污染,但只要内心坚定,就不会被世俗欲望所迷惑。

  这里诗人借竹子和松柏在寒冬中永不枯萎、白雪虽易污但涅而不缁来表达自己坚定的人格理想不会因恶劣环境而影响。

  此类的诗歌还有很多,比如,《芝草歌》《菊赋》《落梅》,等等,诗人常借诗歌来展示物象,抒发诗人观物感物之情。

  3.以诗会友,表达真挚情感

  元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整体的文化观念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诗歌创作中,整个的社会环境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交游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不少酬唱应和送别的诗歌作品。

  傅若金一生交友广泛,对其留存下来的诗歌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其交友众多,身份各异,其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既有平民也有贵族,既有百姓也有一官半职的人,因此他创作的这类诗歌的数量也是极为丰富的。

  比如这首《送蒙古潘学士》:衣冠治定通重译,竹帛文词变六书。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潘学士去湖南,希望友人这一路能够重整衣冠,平安顺利。

  此类诗歌还有《赠医士谢茂德》《送唐子华嘉兴照磨》《和余太守对雪见怀》,等等,这类诗歌内容丰富,不仅有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还有对友朋的劝勉和祝福等,诗人用笔自然,感情流露真实动人。

  4.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感慨

  咏史咏怀永远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首选方向之一,傅若金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总要去看看此地的风景名胜和遗留下来的古迹,以此来扩充自己的视野,吸取古人的经验,抒发自己的无限感想。

  如这首《汴梁》,汴梁是战国时魏国都城,在这篇土地上留下了不少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我今登临此地,放眼望去,却只剩下一片荒芜,斗草尚馀残后碧,进花无复盛时红。

  斗草之后尚有残留的痕迹,这里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内心充满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5.怀亲悼亡,追忆往昔

  傅若金自小便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学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始终是他的行为准则。

  成年之后的他常在外漂泊,少有回家,但亲情始终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有大量篇幅。

  如《中秋有感》(其一),这首诗是诗人看到月亮心有所感而写,在中秋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自己却独自一人在异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除此之外,傅若金还创作了不少的悼亡诗,尤其是关于他妻子孙淑的悼亡诗。

  孙淑是元代诗坛上有留下唯二诗集的女诗人,自幼父亲便教导她学习《女诫》,她是典型的闺阁女性,也是传统教育下的淑女。

  她与傅若金结为夫妻后,感情深厚,但不幸的是,孙淑体弱多病,在嫁给傅若金五个月后便因病离世。

  傅若金在孙淑死后将她所作的诗编辑成册,题为《绿窗遗集》。

  因为二人深厚的感情,傅若金为其创作的悼亡诗质量上乘。

  比如《过故妻墓》,傅若金去到妻子的墓前,想到妻子已然故去,但又看到妻子生前留下的衣物,写下的诗歌,诗人顿感悲戚,一句留得旧时残绣在,伤心不忍读回文让这首诗更加真切动人。

  6.以诗写史,关注社会现实

  元朝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王朝,上层贵族作诗还是多停留在与朋友应和酬唱的层面,较少关注现实社会。

  傅若金作为从社会下层走上来的诗人,生活体验丰富,交友广泛,与时人不同,他的诗歌中有不少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品,这对我们了解元代中后期人民的生活状况帮助很大。

  如杂言古诗《伤哉行》中就对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有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作于元时河北下冰雹时期,当时的人们深受冰雹灾难的侵害,百姓民不聊生,但诗人自己的力量又过于弱小,无法帮助受苦受难的群众。

  伤哉何伤哉,出门闻天语,掩袂不敢哀,这让诗人备感无力。

  这首诗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与当时诗人作诗常停留于宫院中的情况相比,为诗歌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三、傅若金诗歌的影响

  傅若金处于元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他与元诗四大家交往甚密,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是他的授业老师,他作诗深受其影响。

  同时他从小受到儒学思想的浸润,诗歌也带有传统儒家的功用意识,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我们在考察傅若金诗歌作品时可以明显看到,他的诗歌创作多为近体诗。

  同时,他在为欧阳玄作的诗序中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就是提倡性情,崇尚复古。

  但他的这种复古并不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照搬,而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自己的诗学体系,因此他的诗歌具有一定新意。

  他反对宋末以来的诗文雕饰之风,提倡简古,取法的对象也是除金元以外的诗歌,尤其推崇汉魏的文人五言诗,由此创作的诗歌内涵更加丰富且不空洞,如《少年行》《题丛蕙》《群雁图》等。

  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且由于他是从下层成长起来的诗人,因此他的诗歌能更好地反映元代中后期人民的生活状况,对我们研究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总之,傅若金作为一生都奔波在江南地区的元中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多真性情的流露,同时又有接触社会底层的题材,因此他的诗歌内容才足够丰富。

  通过对傅若金诗歌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能借助其诗歌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称得上元中后期成就较为出众的诗人。

  以上就是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特点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13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