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司马懿是怎样的人呢,都说曹操为人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仔细分析,曹操的成功,不仅仅是在奸诈二字上,更多的是他慷慨,并且懂得用人。
关于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司马懿是怎样的人呢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司马懿是怎样的人呢的这些相关资料: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司马懿是怎样的人呢
大家都知道,汉末群雄割据,各路人马纷纷登场,培植势力大肆征伐,百姓苦不堪言。
而那些野心勃勃的群雄中,很多都是世家子弟,诸如袁绍、袁术、孙坚、孔融、曹操、马腾、公孙瓒等等,或者是帝室之胄,诸如刘璋、刘表、刘备。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优胜劣汰,最终曹操、刘备、孙权吞并了各方势力,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能够成事,各有所长。
都说曹操为人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仔细分析,曹操的成功,不仅仅是在奸诈二字上,更多的是他慷慨,并且懂得用人。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民间演绎版本的《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对于有战功的人,从来都不吝啬,两个字:重赏。
就是金银职位加美女。
由于开支太大,曹操不得已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靠挖坟盗墓来填补财政的困难。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想招揽关羽,赠送赤兔马和美女,上马黄金下马白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虽然,小说不能当正史,只能作为参考。
而在《三国志》中,对曹操是这样描写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成了超世之杰
而真实的历史上,曹操对时局的掌控和分析非常精准。
董卓作乱纵兵劫掠,把持朝政,曹操一看不对,立马退出阵营,并联合袁绍等人,以忠义之名讨伐董卓。
从此,他站在了仁义的高起点,加上他重赏部下,听闻纳谏。
有这样的一个好老板,谁还不愿跟着干的呢?因此,曹操的手下自然人才济济,战将如云。
如果曹操待人太抠,上下离心,他就是想挟天子,也挟不了多久,就像董卓那样,别人直接把他给办了。
曹操除了是政治家文学家之外,还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曾经自著兵书十万余言,又集录诸家兵法为 《接 要》。
所著《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
曹操在军事理论中,推崇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
可惜他的军事著述大部亡佚,不能不说非常遗憾。
在《三国志魏书》中,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军事行动,大约有三十次左右,其中胜者占绝大多数。
足见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聊完曹操,我们再来聊刘备和孙权,孙权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靠着祖上的恩泽,加上自己的胸怀坦荡,利用手下一帮文臣武将,支撑起了吴国的基业。
而刘备,则靠着刘皇叔的身份,在对曹操的虽为汉相实为汉贼一通广告宣传后,皇叔两个字成了旗杆。
可惜他太穷,对于立下战功的将领,他除了心理抚慰之外,还是心理抚慰。
因此,他就那么几个铁杆兄弟,势力扩张非常缓慢,不得已今天依刘表,明天靠曹操。
最后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忽悠了刘璋,鸠占鹊巢,总算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大家都认为,蜀汉的功劳是诸葛亮的,其实这不正确。
诸葛亮是一个被神话的人物,真正的诸葛亮没那么牛。
虽然他的《隆中对》对时局分析得不错,可是投奔刘备之后,仅仅在联合孙权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力,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被送去主管后勤。
刘备夺四川取汉中,其实都是法正和庞统的功劳。
这个两人相继去世后,诸葛亮才有了出头之日。
刘备去世后托孤,诸葛亮把持蜀国朝政十几年,虽然是个军事家,可是他的军事才能却打了折扣,平蛮夷靠的是政治策略,他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终于平定蛮夷。
所用的计谋是以德服人。
此后,诸葛亮多番用兵,并不见成效,六出祁山不但无功,还白白消耗国力。
至于丢失的荆州等地,他选择与东吴和平的方式,压根没有去夺回来的想法。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蜀国本来就弱,诸葛亮应该养病蓄锐,即便要进攻,也应该是攻打弱者,一旦拿下了吴国,蜀汉的势力就超过了魏国。
而不是去与强者相拼,白白消耗国力。
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北伐用兵,都是大张旗鼓正面强攻,难得有一次是用奇兵的,而他对于魏延的建议,也是不认可。
那那么死板的与魏国硬扛,最终无功而返。
诸葛亮既然精通军事,为什么又会屡次犯兵家大忌呢?
要说诸葛亮是个政治家,也不是杰出的
他以相父之名,事无巨细都要管,排挤和打压政敌,培植自己的势力,有时候的一些政略,独断专行,根本没有把刘禅放在眼里。
刘禅被诸葛亮压制着,憋屈了十几年,以至于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刘禅却以此违背礼制不纳。
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民间传说诸葛亮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留下《马前课》,后知千年之事,是个神人,可是为什么他居然算不到自己子孙的下场呢?
在诸葛亮死后29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伐蜀。
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诸葛一门几乎灭族。
我认为,三国时期真正的高人,既不是诸葛亮和徐庶等谋臣,也是曹操刘备等枭雄,而是一直隐忍的司马懿。
司马懿才是真正的高人
《三国志》中,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司马懿和曹操一样,也是士族子弟,有兄弟八个,由于每个人名中有一个达字,世称司马八达。
《晋书·帝纪第一》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
’帝惧而就职。
司马懿为人谨慎,遇事沉稳,从不锋芒毕露,在曹操当权的时候,他开始拒绝为官,可是后来看到曹操稳定了局面,便接受了曹操的招揽,当了文学掾。
文学掾是什么官呢?掾在古代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三公等高位者皆可辟召掾属。
因此分析得出:文学掾这个官职,其主要职责当是官长身边的记事人员,类似今天的秘书。
也有一说文学掾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
但是我认为,秘书的概率很大。
也正因为是秘书,司马懿才能在曹操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会像杨修那样恃才傲物被踢出局。
他看懂了曹操的心机,适时劝曹操称帝,得到曹操的信任。
曹操称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后来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权力进一步巩固。
即便成为心腹,由于时机没有成熟,他仍隐忍着。
曹丕一死,他和曹真成为辅国大臣,曹真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是诸葛亮的克星。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
曹真派右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
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
增援部队开进陇右,诸葛亮为避免遭受夹击,于是退兵。
随后,曹真有派兵占据陈仓,提前一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划。
只可惜他的寿命太短,熬不过司马懿。
他一死,儿子曹爽替代了他的位置,成为魏国的大将军。
司马懿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开始利用出外征战的机会,努力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要学曹操那样,培养一大批属于他的人。
在与蜀汉的战争中,司马懿一直采取守成的方式,面对诸葛亮的咄咄逼人,他一再稳住脚跟,稳打稳扎。
也正因为他的求稳,失去了好几次奇袭的机会,留下了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典故。
可是仔细一分析,司马懿真的那么没用吗?
那就错了,司马懿如果真的没用,诸葛亮就不会穷尽国力出祁山北伐而无功了,司马懿用的是刺猬策略,蜷起身子让诸葛亮这只大老虎无从下手嘴,即便勉强咬一口,也会被扎鲜血淋漓。
他抵抗了蜀汉的进攻,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为后来邓艾的奇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司马懿为什么会表现得那么没用呢?
其实他的没用是有原因的,如果他那么快打败了诸葛亮,曹爽肯定会怀疑他的本事,对他有所提防,他培植势力的计划就会泄露。
也正是由于他的没用,曹爽认为他不足为虑,这才有了后面的高平陵事变。
可惜曹爽比不上他爹的本事,虽然他原本谦虚谨慎,可是成为权倾天下的大人物后,尝到了权力带来诱惑,开始折腾起来,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国财,并且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魏国虚耗死伤惨重,朝廷下上对他一片怨声载道。
他看不到危机的存在,个人的私生活也讲究起来,起居都跟皇帝一样奢华,郭太后讲了他几句,就被他派人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
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一直隐忍的司马懿终于等到了很好的时机。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
不久,被加以谋反之罪而被屠灭三族。
司马懿犹如狮子搏兔,不动则已,一动必中,从此曹魏的天下成了司马家的,他才是真正的高人。
以上就是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司马懿是怎样的人呢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5888.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