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被称为毒士,他的晚年,最纠结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哪个继承人。
关于贾诩被称为毒士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贾诩被称为毒士的这些相关资料:
贾诩被称为毒士
贾诩被称为毒士,为何却深得曹操重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达达搜探秘小编一起往下看。
而一代雄主/奸雄的曹操,恰恰是最不喜欢自己心思被人猜透的。
他的晚年,最纠结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哪个继承人。
最终,是曹丕获胜,而获胜的曹丕,在登基后,论功行赏时,给贾诩太尉的高位酬功。
可见,在曹丕心目中,贾诩在他争夺世子过程中贡献最大,甚至超过了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
那么,贾诩看透了曹操什么心思,如何看透的,并给了曹丕什么帮助呢?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要说:你肯定要说贾诩那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这句定乾坤的话。
那么我可能让你失望了。
贾诩的主要作用还真不是这句。
或者说,这句话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表态,作用其实没有后人以为的那么大。
另外,喜欢看我文章的都知道,写贾诩的文章很多,大多雷同,写到这里就一句话:贾诩看透了曹操的心思,然后给曹丕出了个XX主意之类的。
这种话人人会说,听了就是个故事,没有任何营养,我要说的,是贾诩如何看透曹操心思的,他的推理逻辑是什么,这才是读历史应该学到的干货。
一、曹操的隐秘心思
曹操,作为一代雄主,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喜怒不形于色。
自己的心思不能被手下琢磨出来。
所谓,君不密则失臣。
那么,曹操晚年,最纠结的是什么呢?就是继承人的选择。
曹植还是曹丕?各有优劣,一直让曹操纠结不已。
此时,曹操最隐秘的心思,也是儿子们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么?是曹操选择世子的标准。
这个标准,谁知道了,就可以照方抓药,把自己包装成老爹最希望的样子。
自然世子之位到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张试卷的标准答案。
曹操的内心想法到底是什么?
曹丕这时脑子终于灵了一下,他托人找到了贾诩,这个最会揣摩君主意思的谋士。
贾诩也没推辞,给了他一段没头没脑的话: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如此而已。
其实,这段话看似没营养,实际却透了题,隐晦地告诉了曹丕:曹操最隐秘的心事——世子的选择标准。
那么,曹操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贾诩如何推断出来的呢?
二、曹操的继承人标准
1、曹操的理想继承人
其实,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不是曹操最中意的继承人,曹操最理想最满意的继承人是谁?曹冲。
曹冲十三岁时,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
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
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一说就流下眼泪。
曹丕自己也知道,他常常说,要是曹冲在,世子之位可轮不到我。
曹冲
珍爱如此,曹冲是曹操属意的继承人。
那么,逻辑很清楚了,曹冲身上必然有曹操认可的点,研究一下曹冲的事迹,就能推断出曹操选择继承人的标准。
道理说透了很简单,这就是贾诩善于揣测人心的秘密。
曹操虽然谁也没透过底,但他的喜好,无论是人或物,却暴露了他的内心。
如果你能透过曹操的喜好看出曹操的内心真实想法,那么稍一总结,就是曹操选择接班人的标准。
让我们研究一下曹冲事迹,和贾诩一起推测一下曹操继承人标准吧。
2、曹冲的过人之处
曹冲称象,众所皆知,我就不废话了,这个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曹冲的智慧。
而另一件事,知道得人少一些,但反映了曹冲更多的本性。
三国时期刑法严苛。
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噬,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被杀,于是计划反绑双手去自首。
苦肉计也许好用,但总有杀头的风险,曹冲知道后,让小吏三日后再去自首。
他戳破自己的衣服,伪造成老鼠咬过的样子,然后装出一副很伤心的样子。
曹操关心儿子,就问他为何事忧愁。
曹冲道:风俗里面说,老鼠咬了衣物,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我的单衣被咬,因此难过。
曹操开导他说:那些都是瞎说,不要太当真。
过了几日,库吏拿着马鞍负荆请罪,曹操抚须而笑曰: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更何况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最后竟然没有责备库吏。
这件小事,说明了曹冲的几个特质:
1)曹冲的仁爱,不仁爱的人,是不会发自内心替下面人想办法的。
2)曹冲的孝顺。
曹冲解决问题,不是直接冲过去替小吏向父亲求情,因为他知道,曹操会因为爱他原谅小吏,但这是曹操对他的爱,而作为一个儿子,什么是孝?是不让父亲为难。
他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让曹操主动赦免小吏,既是智慧,也是孝顺。
3)曹冲的关心小吏。
我们看历史记载《魏书》: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
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
辨察仁爱,与性俱生。
他没有顶级官二代的自觉,常常替冤屈的或勤劳的小吏说话。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冲做的类似事情,多到不胜枚举。
可见是发自内心,不是作伪。
这说明什么?曹冲重视寒门。
总结一下:智、仁、孝、重视寒门。
正因为曹冲具备这些特性,曹操才会把他看做最理想的接班人。
史书记载,曹操经常把这些事情说给众位大臣听。
贾诩应该就是这么知道的,如此造势,很明显曹操已经打定主意传位给曹冲了。
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可惜天不假年。
十三岁曹冲去世。
曹操伤心至极,一代奸雄竟然口不择言,对曹丕等儿子脱口而出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3、曹操选择世子的标准
依照曹冲的特质,我们可以一一讨论一下,曹操选择世子的标准也昭然若揭:
1)仁爱
大家可能很奇怪,曹操杀人如麻,屠城无数,为什么要求继承人要仁爱?这不是虚伪吗?还真不是。
曹操自己不想篡位,但他心里清楚,自己的继承人肯定是要当天子的。
打天下和坐天下是不一样的。
自己起家时的原始积累过程,是充满了血腥的,但治理天下的儿子,却不能这样。
要知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心怀汉室的人很多。
想要改朝换代,首先要求新君仁爱,有了仁爱,才能崇尚道德,才能有伟大的政治理想,才能给打天下的文武大臣以安全感,才能给天下人才施展才华的机会,才能团结大多数人。
这才是曹操最看重的一点。
2)孝顺
曹操很看重这点,从私人方面,曹操自己其实很孝顺,他父亲死了,自己怒而兴兵,攻打徐州。
所以推己及人,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孝顺。
一个整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枭雄,其实内心很渴望亲情的滋润。
论公,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用很简单的话讲,你对父母不好,会对别人好吗?你不对别人好,别人为你服务,跟着你干什么?
曹操发招贤令,可以说容忍道德有瑕疵的人当官,可是作为一个统治者,在仁和孝上面是不能有瑕疵的。
皇帝孝,崇尚孝,会倡导并创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能最快地恢复乱世的创伤。
3)重视寒门
曹操一贯重视寒门,他自己门第也不是很高,特别注意借助寒门的力量压制世家大族。
为什么这么做?世家大族是跟国家抢夺人口和土地的国贼啊。
世家大族强大了,集权国家就相对弱小了。
而如何压制强大的世家大族?只有靠着团结寒门子弟。
毕竟,寒门子弟的数量是远大于世家子弟。
而曹冲频频为不相干的小吏发声,而不是和世家子弟吃喝玩乐不问世事,这是曹操最想看到的。
4)智商在线
一个君主必须有足够的智商来驾驭群臣,否则仁爱、孝顺这些优点也会被手下所利用,所要挟。
这四点是曹操对一个未来曹魏帝国皇帝的期许。
大家回头看曹冲,是不是完美契合?
三、贾诩的透题
1、贾诩的聪明就在于洞悉了曹操的心思
贾诩的聪明在于什么?他能从曹操的喜好中推断出曹操的标准。
曹冲的事迹他肯定重点研究过了。
大家再对一下他对曹丕的暗示,这就是透题有没有?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如此而已。
1)恢崇德度
是让曹丕崇德,潜在含义就是要曹丕自己仁爱,仁爱才能有德。
有德才能有人格魅力,才能让人才心甘情愿追随。
2)躬素士之业
素士,素,是指洁白,这里指贫寒,躬素士之业,有两层含义:既是让曹丕像一个寒士一样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也是让曹丕多结交寒士,和他们多打交道,才能熟知寒士的想法和理想,进而驱使他们,让他们为曹丕所用。
但这层含义很隐蔽。
贾诩为什么这么说?既是曹操的本意,也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寒门出身,算是为了自身阶级说句公道话,给寒门子弟一个出路。
3)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很简单,什么是子道,就是孝道。
是的,贾诩把曹操的标准很隐晦地告诉了曹丕,就这三条,简单明了,所以后面才会加上如此而已。
这四个字,就是让曹丕别搞其他的小动作,做好这三条就足够了。
曹丕也心领神会,史书记载: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贾诩没提智商的事,因为有点打击人。
这玩意也不是锻炼出来的,曹冲是天才,曹植才华过人,曹丕虽然也还可以,但和这两位一比真的不够看,还是藏拙吧。
2、贾诩为什么不明示而用暗示呢?
大家可以看到,贾诩这几句话,其实含义很多,但又很简单,没有挑明,而让曹丕自己去悟,贾诩为啥这么做?这就是 一个老狐狸老奸巨猾之处——他可不敢让曹操抓住把柄。
曹操最忌讳别人猜中他的心思,越重要的事情越忌讳。
大家看,杨修那几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什么曹操门上填了活这个字,杨修马上让人重新把门改窄。
曹操写了个一合酥,杨修马上解读出来是一人一口酥并让大家分食。
这些都是猜透曹操心思的举动,但都是生活琐事,曹操心里不快,加上时机也未到,所以暗中隐忍。
杨修之死
等到杨修把曹操军令鸡肋的隐藏撤军的含义解读出来,并传得军营沸沸扬扬时,性质就变成了泄露军事机密,破坏军事行动的恶性事件。
曹操毫不容情,直接杀掉杨修。
可见,猜透老板的心思很难,但如何隐晦的表达出来更难。
要是曹丕府上不够机密,把这种事情透露出来,老贾就悲剧了,所以,话要说得含糊,但含义要丰富。
这几句话,即使曹操知道了,也挑不出贾诩的错处。
当然,如果曹丕听不懂或不重视,那没办法,智商问题,还是别争世子之位了。
四、知道标准答案的曹丕果然开了挂
经过贾诩提醒的曹丕,虽然智慧无法和曹植相提并论,但靠着提前知道标准答案,还是磕磕绊绊地过关了。
他平时善于掩饰自己,言行检点。
大体上按照贾诩给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1、曹操出征,曹丕显孝道
曹操一把年纪还要出征,曹丕和曹植在路边相送,曹植歌功颂德,语出连珠。
大家都很佩服。
而曹丕此时在吴质的提醒下,想到了孝道。
什么也不说,曹操上马出发前,抱着老爹痛哭,一把年纪了,还要为儿子操劳出征。
老爹您辛苦了。
曹操和一班武将都唏嘘不已,好孩子啊,孝顺,理解我们老一辈的辛苦,相比来说,曹植就是华而不实,诚心不及曹丕啊。
2、曹植酒醉误出征
关羽攻打襄樊,曹仁被困,于禁被擒,举国震动。
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
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这说明曹植不够孝,不能为父分忧,也说明了他的仁德不够。
一个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襄樊的军队、曹植的叔伯曹仁、百姓都被围困或杀害,你却不以为意,喝酒误事,如何让众人归心?
3、曹操最后的纠结
而曹操之所以最后还就继承人的问题问了贾诩一句,其实这是对曹丕的不满意啊,给了答卷都没拿满分啊。
曹操失望哪点呢?1)智商稍微差了点,2)你和世家大族走得太近了。
与寒门子弟远了点。
贾诩算是寒门的代表,他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什么含义?
告诉曹操,别折腾了,你俩儿子都有缺点,矬子里面挑一个可以的就得了。
另外,这句话也算挑明了寒门人才对曹丕的态度:可以接受曹丕。
所以才会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这也是毒士贾诩史书记载的最后一计。
五、反思
我们学习历史,一定要深入细节并注重逻辑。
凡事出必有因。
从结论反推过程,从喜好倒推原因,得到人物行为标准后再与后面的事实相对照。
这样才能揭开历史迷雾,说这些更是希望大家能从其中领悟一些方法,对各位工作生活、识人辨人能有帮助。
以上就是贾诩被称为毒士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44967.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