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3-03-07 20:25 阅读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最开始的时候,李渊是只信任李家人掌兵,李世民作为儿子,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军队。

  关于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的这些相关资料: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但却允许李世民手握重兵,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渊允许李世民掌兵,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李渊是只信任李家人掌兵,李世民作为儿子,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军队。

  后来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又只有李世民打得赢,只能继续重用。

  等到李渊意识到李世民的威胁,觉得李世民过于强大的时候,这时候的李世民根基已成。

  就连李渊这个皇帝,也无法轻易拿掉李世民的权力了。

  要仔细说这事,得从当年太原起兵说起。

  隋朝末年,因为杨广的种种骚操作,导致各地起义蜂拥四起,就连那些贵族也不再支持隋王朝。

  在这个时候,身为隋朝高层贵族的李渊,也开始心怀不轨,想要准备造反。

  但问题是,李渊想要造反,也不是太容易。

  李渊和杨家关系其实很深。

  李渊的母亲和隋朝开国皇后独孤氏,是一对亲姐妹。

  所以从血缘关系上来说,隋文帝杨坚是李渊的姨夫,而杨广则是李渊的表弟。

  不过,从史书上的种种蛛丝马迹来看,李渊和杨广之间的关系,好像并不怎么样。

  杨坚在位期间,李渊升迁得特别快。

  但是到了杨广上位以后,李渊经常好几年都没法升迁一步。

  史学家猜测,这极有可能是因为,李渊早年和杨广的大哥杨勇关系较好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隋文帝登基以后,本来是立了自己的长子杨勇为太子。

  但是后来杨广经过一顿操作,硬是把太子位给抢到了手,也是很牛。

  反正不管怎么说,杨广看不上李渊,甚至是怀疑李渊,这事是一定的。

  所以,为了保证杨广对自己不起杀心,李渊就只能开始自污,整日声色犬马。

  如此一来,效果确实很明显,杨广确实对自己这个表哥逐渐放心了。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也摆在了李渊面前:如果自己只能每天声色犬马,那自己还怎么为造反做准备呢?

  最终,李渊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去代表自己做一些事情。

  反正事情是儿子做的,那些被招揽来的人,肯定看的也是他李渊这块牌子,不可能真的只是为了单纯追随一个小毛孩。

  而如果出了问题的话,李渊也能推脱完全不知道,还能想办法保下儿子。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较为年长的李建成,就开始和老爹兵分两路。

  李建成一边保护家眷,一边暗地里招募豪杰。

  李渊则是带着李世民,接着在明面上做官,顺便也能培养一下自己的这个二儿子。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李渊在太原起事,主要是李世民的谋划,最后逼得李渊不得不谋反。

  但如果仔细复盘那段历史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很扯。

  因为太原起事的时候,李世民才仅仅只有18岁而已。

  李渊之前为了造反而准备的时候,李世民年纪就更小了,根本不可能有这份心机。

  反倒是李建成,李建成比李世民大整整十岁,当时已经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了。

  随着各地起义军越来越多,渐成燎原之势,杨广面对的窟窿越来越多,手上可用之人越来越少。

  所以,到了大业十二年,杨广不得不委派李渊,去山西那边镇压起义军。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渊有机会独自掌管军队。

  镇压了当地的起义军之后,李渊将其就地收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嫡系。

  再之后,为了保护这个地方的安全,杨广让李渊留守太原,成了太原地区的最高长官。

  这下子,李渊彻底发达了。

  以前是有心无力,现在有了自己直接管辖的地盘,那还等什么?准备造反吧!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李渊开始为造反做各种准备。

  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在太原发动兵变,弄死了杨广派来监视他的两个大臣,彻底独自掌控了太原。

  七月,李渊正式举旗造反。

  打的旗号大概就是杨广惹得天怒人怨,要杨广退位做太上皇,然后让杨广的孙子杨侑做皇帝。

  这时候的李渊,实力还相对有限,不敢打出自己家的招牌,只能打着替杨家清理家务的旗号造反。

  不得不说,李渊的准备,确实是很充足,找的时机也很对。

  当时杨广因为种种原因,将朝廷迁到了江都那边,同时带走了大量的隋朝精锐。

  隋朝的原都城长安,以及其所在的关中地区,根本就是一个空壳子。

  李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自太原起兵之后,迅速率兵直扑长安。

  短短三个月以后,就拿下了长安。

  这个过程,说起来很容易,但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

  大家其实可以看一下地图,从太原到长安,直线距离都超过千里了。

  在隋朝那会儿,想要率领大军跨越千里直接进攻长安,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幸运的是,李渊确实赌赢了。

  赢了的结果,就是李渊拿下了长安,俘虏了当时在长安坐镇的杨侑,并且顺势控制了整个关中地区!

  进入长安后,李渊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自认为大丞相。

  然后打着杨家的名义,迅速平定了整个关中地区。

  长安是关中地区最大的要地,拿下了长安,想要平定关中,其实也不算难。

  更幸运的是,就在李渊进入长安之后不久,江都就爆发了兵变,杨广被麾下的禁军给勒死了。

  杨广一死,李渊又已经统一了关中,继续留着杨侑在自己头上,好像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所以在杨广去世一个多月以后,李渊逼迫杨侑禅位给自己,唐朝就此开国。

  李渊登基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册封李世民为秦王。

  唐朝既然已经开国,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该是如何扫平天下,统一全国了。

  此时的唐朝,还仅仅只能控制关中地区,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

  想要统一全国,依然困难重重。

  而李渊接下来统一天下的过程,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巩固关中、平定北方、统一全国。

  大致方向已经定下,那接下来就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领兵的问题。

  靠外人?李渊肯定是不信的。

  像这种平定天下的战事,如果由下面的将军来完成,最后肯定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李渊自己上?肯定也不行,因为李渊当时已经是皇帝了。

  李建成也不行,李建成已经是太子,必须久居中枢。

  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李家宗室。

  比如李渊的儿子或者侄子,还有兄弟之类的。

  在这其中,李渊最信任的,自然就是儿子。

  而李渊的几个儿子里面,当时唯一年龄稍大,能够独自领兵的,就是李世民。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开始独自领兵,开始了他的传奇。

  在第一个过程当中,唐军首先向西征战,想要平定身后。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独自带兵,敌人是当时辖制了整个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

  薛举这个人也比较能打,而且恰逢李世民第一次带兵的时候,还生了场大病,根本无法指挥军队。

  所以这次征战,最后以唐军溃败而告终。

  按照史书记载,李世民战败以后,李渊都已经做好了在长安城下和薛举决战的打算。

  刚刚开国的唐朝,差点因为这次失败而亡国。

  但这时候,就看出李渊的运气多么逆天了,真的是天命所归。

  薛举死了。

  病死的。

  如果薛举不死,以当时他麾下的能力,是绝对可以一口气打到长安城下的。

  若真是那样的话,历史说不定就要改写了。

  但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薛举竟然死了。

  薛举一死,整个陇西彻底群龙无首,他儿子薛仁杲,根本没他老子那个本事。

  而此时的李世民,恰好已经病愈,李渊再次让他率军出征陇西,很顺利地就打赢了。

  据说李世民打赢的时候,薛举的尸体还没有来得及下葬。

  收拾掉薛举之后,唐朝西面基本就没什么威胁了。

  不过,就在李世民刚刚收拾掉薛家之后,一个噩耗忽然传来。

  李家起兵的太原地区,竟然被更北边的刘武周给一锅端了。

  所以接下来,李世民又被老爹迅速派到北边去救火。

  在经过好几个月的战斗后,终于打垮了刘武周,逼得刘武周不得不逃往突厥。

  至此,唐朝的西面和北面,都相对安全了下来。

  第一个过程,巩固关中,彻底结束。

  所以接下来,就要正式攻略中原了。

  李家下一个目标,是洛阳的王世充。

  打王世充的这个过程,要说仔细的话,其实能说很长很长。

  不过简单来说的话,过程其实是这样的:李世民率军进攻王世充,王世充节节败退,退守洛阳一地,被李世民围困在洛阳。

  王世充自知不敌,向东边的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直到王世充被围困后,才率领全部精锐来援,打算坐收渔利。

  历史上著名的虎牢关之战,就此爆发。

  面对窦建德的来援,李世民分兵两路,主力军队继续围困洛阳,自己率领三千精锐,前往虎牢关挡住窦建德。

  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这一战,李世民凭借三千精锐,硬是在虎牢关打垮了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而且还生擒了窦建德!

  没错,三千打十万,而且还打赢了,最后还生擒了对方的主帅。

  李世民是真的能打。

  得知窦建德被活捉了以后,王世充自然就没什么希望了,只能开城投降。

  所以,李世民等于是一战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巨头。

  至此,唐朝已经相当于统一了整个北方。

  而且,就在李世民打王世充和窦建德期间,还发生了另外一场战争,就是唐平萧铣之战。

  李世民和王世充、窦建德死磕的时候,李渊怕南方的萧铣,趁机北上捣乱。

  萧铣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整体实力甚至不比唐朝差多少。

  所以李渊为了防止他捣乱,派了三路大军,主动进攻,想要拖住萧铣。

  其中两路大军,最后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无功而返。

  不过,就算是无功的话,其实也是很大的功劳了,至少拖住了萧铣。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第三路大军。

  第三路大军,领军的是李渊的侄子李孝恭,李孝恭当时手底下有个副将,名叫李靖。

  于是,一场好端端的袭扰战,就被硬生生打成了歼灭战。

  开战之后,唐军顺江而下,直接打到了萧铣都城,迫使萧铣投降。

  这一下,南方也被唐朝拿下了将近一半。

  此时的唐朝,已经相当于是拿下了四分之三的中原,统一天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而李世民这边,当他带着俘虏的王世充、窦建德二人,回到长安时,等待他的,自然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虎牢关一战,基本上就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

  但是对于当时的李渊而言,却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因为李世民功劳太大,已有的官职,都已经无法继续嘉奖李世民了。

  这也没法子,毕竟李世民起点就很高。

  唐朝开国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是秦王。

  秦王这个封号,在历代其实都很特殊,相当于是诸王之长。

  再往下才是齐王、楚王之类的王。

  李世民起步就是秦王,后来每次打赢以后,又都有嘉奖。

  所以等到打赢虎牢关大战之后,已经高到没有任何官职可以封的地步了。

  最后没法子,李渊为自己这个二儿子,新创造了一个官职,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天策上将。

  除了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之外,李渊也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李世民确实有点过于势大,已经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

  所以在虎牢关大战以后,李渊觉得反正天下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似乎也用不着李世民继续征战了,所以就暂时的除掉了李世民的兵权。

  李渊真的不傻,不是眼睁睁看着李世民做大,然后骨肉相残。

  他其实真的是想过限制李世民的。

  但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事情彻底不同了。

  这件事,就是刘黑闼造反。

  刘黑闼是窦建德的旧部。

  窦建德战败后,照理来说,旧有地盘都归了唐朝,唐朝也就算统一了北方。

  不过,窦建德其实是个很有威望的明主,所以他所管辖的山东、河南地区,对窦建德也都是比较怀念的。

  所以窦建德失败以后,还没等唐朝在这个地区加强统治,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就直接起兵造反了。

  照理来说,重新起事的刘黑闼,总不可能比当初兵强马壮的窦建德更难对付。

  当时李渊也是这么想的,没太把刘黑闼当回事,只是派了几个下属和李家宗室去清剿。

  结果事实证明,李家其他的宗室成员,是真的比不上李世民。

  到了战场上以后,除了给刘黑闼送菜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以后,刘黑闼就收复了窦建德的全部地盘。

  这下子麻烦大了。

  面对棘手的刘黑闼,李渊不得不再次起用李世民,让李世民带兵去收拾刘黑闼。

  在经过一番苦战之后,李世民确实收拾了刘黑闼。

  但经此一役之后,李世民的羽翼也彻底丰满。

  就算李渊这个皇帝老爸,都无法轻易收拾他了。

  在打赢刘黑闼之后,李世民还想继续南下,去统一江南,收拾江南地区的辅公祏。

  但这时候的李渊,是打死都不敢再让李世民掌兵了。

  后来哪怕突厥南下,一度威逼长安,李渊都不敢让李世民在掌兵。

  但就算这样,李渊依然无法限制住李世民。

  毕竟,整个北方的几场硬仗,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这也就导致李世民的旧部,几乎把控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实在不是李建成能够比得了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渊也想过很多办法。

  比如让李世民回归长安,断去李世民执掌军队的机会,甚至最后不惜逐步驱逐李世民的天策府属官,想要让李世民变成光杆司令。

  客观来说,李渊的这种做法,确实也有一定作用,让李建成在后来的朝堂斗争当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但同时,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最后,李世民眼见着自己通过朝堂斗争取得太子位的可能,已经不大,干脆就直接发动了政变,从肉体上消灭了李建成。

  一场玄武门事变,终于成了骨肉相残的悲剧。

  总得来说,李渊不是没有限制过李世民,只可惜后来造化弄人,连续几次巧合,加上李世民本人才能确实极为出众,导致李渊渐渐失去了对李世民的控制能力。

  如果当时李渊能够只选择一方,比如废去李建成的太子位,直接让李世民上位;或者找一个罪名,直接将李世民一撸到底,甚至处死。

  最后可能都不会出现玄武门事变这样的惨案。

  但偏偏李渊选择了看似聪明的和稀泥之法,导致两头都不得好,最后只能兵戎相见。

  以上就是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428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