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古代美女到底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到底是什么样的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3-01-03 12:55 阅读

  古代吃肉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国子监学生每隔三天,就能吃一顿“夹肉馒头”。

  关于古代吃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古代吃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古代吃肉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代吃肉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大块吃肉难不难?看完你还想穿越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洪武初年,刚刚登上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一桩著名的教育福利:每一位国子监的学生面三日一餐,每人八两造馒头,猪肉四两做馅。

  也就是说,国子监学生每隔三天,就能吃一顿夹肉馒头。

  如此优厚待遇,却也常叫好些野史迷们大惑不解:不就是三天吃一餐肉嘛,这算得上什么福利?确实,在许多评书演义乃至古典名著里,古代好汉大块吃肉的名场面极多。

  放在今天互联网上比较火爆的穿越小说里,穿越者回到古代后大吃二喝,享受各色肉类美食的剧情,也常看得多少读者咽口水,恨不得穿越过去体验一把。

  怎么到了真实的古代史上,国子监生吃口肉馒头,都成了三天等一回的奢侈事了?

  如果我们细看真实的古代生活,这大块吃肉的事儿,很值得说一说。

  吃肉在古人生活里,分量有多重?《左传》里的《曹刿论战》一章,就把权贵高官称为肉食者,吃肉在那个时代,就是他们的专享。

  到了战国时代,肉食者们的宴会也非常丰盛,除了有各式肉类外,还有粮食与肉菜一起熬成的粥,其场面食前方丈,在这样的场合里大块吃肉?确实不是新鲜事。

  但同样是在战国时代里,庶人无故不食珍,也就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别说大块吃肉,哪怕尝点儿肉味,都是绝对的奢侈事。

  战国纵横家张仪曾这样形容当时老百姓的伙食: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即豆饭加菜汤。

  孟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吃上肉。

  放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这个今天看上去很简单的愿望,其实遥不可及。

  而放在经济更为发达的汉代,肉食品种更加丰富,但吃肉这事儿呢?《东观汉记》里记载:贫病交加的汉代名士闵仲叔,每天日买一片猪肝,对于平民老百姓来说,这样的伙食标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而到了号称中国封建社会巅峰时代的盛唐年间呢?开元盛世时代的农民,都常有饥而无食的景象。

  中唐年间曾是小官的白居易,每天藜茄才充腹。

  而且千万不要以为,唐朝人大块吃肉都是这么难。

  唐代一大特点,就是有钱阶层会吃肉。

  以《北梦琐言》记载,唐朝曾有富商上演吃鸡每年不下数百只的奇特景象,还有人坚持四十年每天日食鹿肉三斤,四十年吃掉四万多斤鹿肉。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则又是另一回事了,除了饥而无食的穷农民和白居易这样的穷官外,即使长安城的普通市民,也基本多菜食。

  这里还要补充说一下古代游牧民族的吃肉情况,在很多历史票友们看来,游牧民族常年放牧,满眼猪牛羊,似乎每天的生活就是烤肉吃。

  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极惨,哪怕到了生产力更发达,游牧部落生活条件更好的明清年间,以清代典籍《檐曝杂记》记载,在当时的北方蒙古部落里,食肉唯王公台吉能之,至于普通的牧民,但逢节杀一羊而以。

  明清年间尚且如此,放在明清之前,吃肉那是更难。

  从宋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肉食,也逐渐丰富起来。

  特别是在宋代的城市里,肉食比唐代已丰富得多。

  以《梦华录》记载,在北宋都城汴京,每晚都有上万头活猪送入汴京,汴京城还有专门集中了猪肉作坊的杀猪巷。

  南宋都城临安也有专门的肉市,每日宰不下数百口。

  羊肉更成了宋朝人的大爱,食羊的习俗遍布宋朝南北各大城市,堪称宋朝餐桌上的名贵肉食品。

  当然,如果较真价格的话,北宋年间的猪肉价格,大多数情况下都是120文左右。

  南宋年间羊肉的价格,更一度达到每斤900文。

  要知道,宋代县令的月俸,基本都在每月12贯上下。

  换算一下就知道,即使官宦阶层大块吃肉,单靠死工资也是非常不容易。

  而到了明清年间,中国古代城市的肉食品消费,还一度把外国人吓着。

  明朝中后期时,西班牙人拉达和葡萄牙人克鲁士,都以详细笔墨,记录了明朝东南多个城市大块吃肉的景象:广州、福建等城市里,充斥着鸡鸭咸肉牛肉狗肉等各类肉食品,克鲁士笔下嘉靖年间的广州城,一天要消耗五六千头猪以及一万多只鸭子,这还不包括鱼牛鸡等肉食品。

  这样大块吃肉的景象,也在明代许多文人的笔下得到佐证:谢肇淛的《五杂俎》里记载,他在万历初年来到北京时,当时北京市场上的水产价格,远远大于猪牛羊等肉食。

  但不到二十年时间,随着明朝冷藏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火热,水产价格已经基本和猪牛羊肉持平。

  而以《宛署杂记》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时,猪肉一钱六分一斤,羊肉一钱二分一斤。

  对于当时的北京市民来说,咬咬牙还是能隔些日子打打牙祭。

  也正是因为明清年间肉食品更加丰富,连带着屠户也成了好职业。

  所以《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虽然对中举后的女婿范进一脸敬畏。

  但在范进只是个秀才时,他还依然能凭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的收入水平将其鄙视。

  明朝大学士于慎行也叹息说:当时北京城里的屠户,都各个上千万的家产,比阁老有钱得多。

  但是,虽然明清年间的城市里,肉食已经更普遍,但对于人数更多的农民们来说,吃肉依然是个高门槛:明代史料记载,即使在明朝中期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农民们忙碌一年,日常只吃早晚两顿饭,下饭多水产品。

  每年也只是在端阳节时能有饮宴,这还是风调雨顺的太平年月。

  清代北京周边的农民,也只是鱼肉唯年节用之。

  这些,都还算是当时生活较为富裕的农民。

  单看这个就知道,三天一顿肉这事儿,对于大多数古人来说,真是大福利。

  甚至,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对于中国农村来说,吃肉也不是容易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闻单位对湖南常德地区农村的采访告诉我们:集体时期,社员吃肉全靠生产队杀年猪,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农户们终于能做到家家杀年猪。

  农民们兴奋的说:最近几年,农民们生活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肉比过去吃得多了。

  以这个意义说,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中国老百姓的吃肉史,了解了这段历史,也许能让我们更好的珍惜当下。

  参考资料:《辽宋夏金社会生活是》《明代社会生活史》《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民生活》

  以上就是古代吃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857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