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在春秋时期,称王的楚国君主,更是和周王室分庭抗礼。
关于战国七雄中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战国七雄中的这些相关资料:
战国七雄中
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在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对于战国七雄来说,赵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也只有赵国,能够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展开一场巅峰对决。
不过,在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君主却是最后一个称王,也即直到赵惠文王在位时,赵国才正式称王。
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强大的赵国为什么最后一个称王呢?
一
首先,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这是因为早在西周时期,楚国就僭越称王了。
在春秋时期,称王的楚国君主,更是和周王室分庭抗礼。
在楚国之后,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
而这,意味着魏国和齐国的君主正式称王了。
在徐州相王后,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
在此基础上,公元前323年,发生了五国相王这一历史事件。
二
就五国相王,指的是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并且互相称王的历史事件。
不过,对于五国相王中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却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或者主父。
对于赵武灵王这一称号,是后来赵惠文王追谥的。
由此,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是最后一个称王的诸侯。
对此,在笔者看来,赵国之所以最后一个称王,主要是因为赵国在战国前中期比较弱小。
在五国相王时,楚国、齐国、秦国、魏国、韩国、燕国都已经称王。
但是,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或者主父。
三
在赵武灵王刚刚即位的时候,赵国还没有开始胡服骑射。
对于胡服骑射之前的赵国,不仅在和秦国、齐国、魏国的较量中屡战屡败,比如魏国称霸中原的时候,就派遣大军攻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连林胡、楼烦等势力,乃至于身边的中山国,都经常进犯赵国。
正是因为赵国实力上的相对弱小,所以,赵武灵王才在五国相王去除了王号。
到了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正式推行胡服骑射。
经过这次变法后,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
而在赵武灵王去世后,赵惠文王得以正式称王,并追封赵雍为赵武灵王。
四
最后,在五国相王中,与赵国一起相王的中山国是赵武灵王做梦都想消灭的心腹之患。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接受五国相王而来的王号,基本等于与中山国一起加入魏国主导的联盟,这是赵武灵王不愿看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山国这一诸侯,在称王后就引起了齐国这一大国的不满。
所以,赵武灵王之所以没有称王,也是希望打消秦国、齐国、魏国、楚国等大国的警惕,从而为自己推行胡服骑射构建有利地外部环境。
换而言之,赵武灵王去除王号,无疑为明朝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提供了借鉴,通俗地说就是闷声发大财。
以上就是战国七雄中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8443.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