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公孙弘是什么人物 公孙弘是什么学家?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12-16 17:55 阅读

  公孙弘是什么人,一来,公孙弘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二来,公孙弘懂得审时度势,总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外。

  关于公孙弘是什么人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公孙弘是什么人的这些相关资料:

公孙弘是什么人

公孙弘是什么人

  公孙弘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孙弘能够做到丞相之位荣休,因为公孙弘比较有危机意识。

  一来,公孙弘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二来,公孙弘懂得审时度势,总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外。

  但是要将公孙弘推到一个什么值得学习的楷模,或者是什么领军人物,也没有必要,因为公孙弘这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可圈可点。

  从某一个角度,这世界上有三种人,有的人一生糊涂,有的人一生清醒,有的人半路清醒,而公孙弘就是这种人。

  公孙弘,字季,公元前200年出生,出生在齐地菑川,后来入朝为官,因为这个字跟高祖皇帝的字一样,被视为僭越冒犯,于是改成次卿。

  有一个就比较有意思的事,就是历史上关于公孙弘有很多成语典故,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比如后来者居上,燕见不冠,齐人多诈,如发蒙耳,东阁待贤,三馆待宾,宁逢恶宾,字值百金,长倩赠遗,削竹抄书等十个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比公孙弘本人还要出名。

  关于这些成语典故,我们就在在文中陆续的讲解,这样会更有意思。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和普通的青年一样,并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和志向,只想找个挣钱养家而已,虽然公孙弘喜欢读书,也并没有很出色,只不过比普通人好上那么一点,所以,公孙弘并没有从事文官工作,而是随便找了个狱卒的工作干着。

  后来在做狱卒的时候,因为犯了罪被开除了,具体犯什么罪,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公孙弘的额工作丢了,只能到社会上随便找个工作户口,于是公孙弘就找到了一个放猪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养猪是为了供给猪肉,所以养猪一般都是圈养,放养还是头一次听说,而且还是放猪,因为放猪比较自由,所以公孙弘就在放猪的是时候读书,慢慢的公孙弘的书越读越好,在诸侯国之间声名远播。

  公元前179年,诸吕之乱结束,刘恒被推上皇位,刘恒上位之后,就广招天下有才能的人,于是公孙弘就被推荐了上去,汉文帝刘恒封公孙弘为博士。

  公孙弘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只要有个工作养活自己就可以了,于是在朝廷过上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在朝廷刮起腥风血雨的时候,公孙弘还是在读书,这一读又是好多年。

  渐渐地公孙弘因为被朝政影响,开始在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公孙弘找到了《春秋公羊说》,按照其中的思想,公孙弘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并且将书中的理论和当时汉朝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仔细揣摩。

  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公孙弘始终默默无闻,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公孙弘就是这样不温不火的性子,就像公孙弘经历的那样,如果狱卒能一直做下去,公孙弘就不会去放猪,如果不是因为被推荐做了博士,公孙弘可能就会一直放猪。

  从公孙弘的经历我们能够看出来,公孙弘早期,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只要能够养活自己,公孙弘根本无所谓这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但是公孙弘为什么能够突然清醒呢?

  因为挫折。

  来自汉武帝的挫折教育。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向诸位皇帝一样,开始广招天下英才,年已六十退休在家的公孙弘,再一次被推荐给汉武帝,这一次汉武帝让公孙弘做一个直言相谏的文官。

  不久就派给公孙弘一个任务,就是这个任务成为了公孙弘人生的重大转折。

  这个任务是什么呢?

  汉武帝派公孙弘出使匈奴,要求和谈。

  这时候,公孙弘接到任务的想法还停留在例行公事上,并没有结合当时的局势,想过,汉武帝想要一个什么结果,匈奴想要一个什么结果,所以可想而知,这次,公孙弘带回来的结果,并没有令汉武帝满意。

  而且还让匈奴占了便宜,匈奴要求和亲不说,还索取了更多的金银财宝。

  因此汉武帝对公孙弘勃然大怒,认为公孙弘不过是个迂腐的读书人,将公孙弘罢免。

  要知道公孙弘是因为经过多次的推荐,才入朝为官,公孙弘在诸侯国之间声名远播,受人敬仰,从来没有遭到过如此的羞辱。

  可想而知,汉武帝将公孙弘的贬黜,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于是公孙弘痛定思痛,有针对性的潜心读书,研究各国之间的关系和政治,更加深刻的研究《公羊说》。

  十年之后,汉武帝完全地掌握了朝政,对朝廷官员进行大换血,也是再次面对天下,招揽有才能的人,而公孙弘再再再一次的被举荐给朝廷。

  也许是对汉武帝罢黜之事心有余悸,这一次公孙弘明确地拒绝了这次推荐,并说明了曾经被罢免的事,但是没有拒绝成功,还是被朝廷召回了,这一次,公孙弘已经七十岁了。

  当公孙弘来到长安之后,汉武帝正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迷惑不解,于是向公孙弘提出天人感应的问题,没想到公孙弘的回答令汉武帝十分满意,当庭封公孙弘为金门待诏。

  就这样公孙弘从被罢免之人,一跃成为汉武帝的宠臣。

  汉武帝为什么宠信公孙弘呢?

  因为公孙弘懂得将儒学与治国政策相结合。

  董仲舒虽然提出了天人三问,三纲五常等儒家新思想,但是董仲舒的思想过于新潮,还没有办法被世人接受,应用在实际中,而公孙弘历经三朝具有丰富的见识和透彻的理论知识,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于是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称赞。

  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要知道当时汉朝采用黄老之学,修养生息的治国政策,这个治国思想已经百姓和王公大臣的心中根深蒂固,历经几代人了,一时之间,汉武帝想要将儒学改为治国要略,大家一下子还没有办法接受和理解。

  而公孙弘却能够理解并执行,这在汉武帝看在十分难得,就像众多的狗狗在一起奔跑,只有哈士奇能跟你玩到一块去,公孙弘就相当于汉武帝的知音。

  所以,汉武帝开始宠信公孙弘,君臣二人开始打配合。

  君臣二人遇见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现代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汉武帝为了恢复交通,收复西南地区,于是花费数万人和经费来修这条路,也没有修好。

  汉武帝就想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于是就派了公孙弘前去打探。

  结果公孙弘过去了之后,发现西南地区做工的人十分艰苦,很多人活活累死了,公孙弘对此非常痛心,于是回来就反对汉武帝修路。

  但是汉武帝什么人啊,为了达成目的,汉武帝不太在乎民生疾苦,于是没有太理会公孙弘。

  虽然公孙弘对自己的自己的命令不满意,但是汉武帝却认为公孙弘体恤百姓,于是更加看重公孙弘。

  公孙弘这个人做事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站立场,很多文官多很多事物,有非常明确的立场,一旦触及就据理力争,而公孙弘作为文官却很少这样。

  估计是岁数大的缘故,公孙弘对很多事物都看得很淡,很多政事汉武帝问过公孙弘的看法,公孙弘大多时候就会将这件事的利弊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跟汉武帝讲清楚,让汉武帝自己做判断。

  所以,公孙弘即使做一个直言相谏的文臣也很少触怒汉武帝。

  这既是明哲保身,也是因为公孙弘年纪大了的缘故。

  大家想想,老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阅历丰富,所以显得很从容。

  而公孙弘在文帝登基的时候就在朝为官了,而且公孙弘只比汉文帝刘恒大三岁,历经三朝,很多事情早就看透了,所以遇见事和纷争显得格外淡定。

  人生中总有一段时间,让我们想要和老人对话和讨教,汉武帝估计就处在这个时刻。

  经过汉武帝对公孙弘一年的观察,认为公孙弘虽然年迈,但是没有老迈之态,十分健康,最重要的是,可能是老了脑子反而清楚了,再加上公孙弘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所以对时政,总是有很透彻的看法,能够一眼看出汉武帝做事的出发点。

  公孙弘入朝为官不过一年,就升迁为左內史。

  左内史,是汉武帝六年的时候,设置的官职,负责治理长安都城,分为左右內史,以左为主官。

  就在公孙弘做左內史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公孙弘知道汲黯偏颇,便经常在汉武帝召见汲黯之后,求见汉武帝,公孙弘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就是耍心眼,因为汉武帝每次见汲黯之后,都会将汲黯的问题和看法,再次询问其他大臣的看法,为汉武帝做参考和判断。

  于是公孙弘为了凸现自己,总是抢在汲黯见过汉武帝之后求见,这样公孙弘刷脸和表现的机会就多了。

  不仅如此,公孙弘还经常出尔反尔,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些文臣为了自己的建议能够被汉武帝采纳,就召集了一些小团体,集体向汉武帝建议一件事,因为人多,看起来比较令人信服。

  但是公孙弘就比较异类,他总是当面答应了一起说,见到汉武帝之后,却会看着汉武帝的脸色,改变了主意,顺着汉武帝说话。

  汲黯是一个多刚的人啊,当然忍不了公孙弘这样的做法,于是当庭指责公孙弘齐地的人不说真话,非常谄媚狡诈。

  于是齐人多诈这个成语产生了。

  汉武帝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公孙弘,就是想看看公孙弘的能力到底如何,值不值得堪当大任,结果做了几年恭顺的政绩斐然,汉武帝就将公孙弘提拔为御史大夫。

  公孙弘就这样上位了,上位之后,公孙弘的政绩虽然很好,但是也做过几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公元前126年,江湖中出现了游侠领袖一样的人物,还招收门徒,这就相当于建立门派,因为门派之间总有纷争,习武之人擅长逞凶斗狠,所以自然而然的会发生命案。

  影视剧终究是影视剧,不会像电视剧里一样,杀了人一点事情都没有,有朝廷法度在,就不会任由杀人者逍遥法外。

  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事件,有个门派的门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或是为门主出头,或是邀功请赏,反正就是将门派掌门人的仇家给杀害了。

  这件事虽然是门人擅自行动,跟门主没有关系,但是公孙弘却说,这个掌门人虽然不是自己杀人,但是他纠结江湖人士形成规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且还寻衅滋事,造成不良的影响,怎么看这件事都是对社会和国家有害处的,应该判处他大逆不道之罪。

  或许是因为汉武帝也认为,这些人侵害了汉朝的威严,认为公孙弘讲得很对,就将这个门派掌门人给杀了。

  一代掌门人就这样,因门人连累,被公孙弘冤杀。

  这件事情从另一角度,可以看出,公孙弘是站在社会和国家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对汉武帝来说,非常贴合汉武帝的视角,一般臣子是做不到,用这样的胸怀看事情的,一来阅历不够,二来,没有捍卫皇室的那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残酷之心。

  所以,从这件事看来,汉武帝之所以宠信公孙弘,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公孙弘就遇见了这样的人还产生了两个典故。

  汉武帝有个发小叫汲黯的,为人嫉恶如仇,对公孙弘非常看不惯,因为汲黯和公孙弘政见不和,又推崇黄老之学,所以对公孙弘辅助汉武帝弘扬儒学非常不赞同,逮到公孙弘的毛病就告状,但是公孙弘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将汲黯当成小孩子脾气。

  公元前124年,原丞相薛泽被免职,丞相一职空缺出来,汉武帝认为满朝文武只有公孙弘懂得汉武帝的想法,而且公孙弘的能力也强,于是就任用公孙弘为丞相。

  汲黯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高兴,就评价说,陛下任用臣子,就像在堆柴火,后面拾到的柴火,反而要堆在上面了。

  暗示汉武帝,不念旧情,汉武帝对此哭笑不得。

  于是这个故事就产生了后来者居上这个成语。

  因此,公孙弘从一届狱卒,一跃成为了汉朝丞相,公孙弘就此发迹。

  公孙弘发迹之后,原来的老乡,就过来投奔,这位老乡本以为公孙弘做了高官,有钱了,一定会丰厚的款待自己,没想到公孙弘的吃穿用度还和贫穷时一样没有改变,并且还用粗茶淡饭招待自己。

  于是这位老乡逢人就抱怨说,公孙弘虚伪做作华而不实。

  因为公孙弘平时太过低调,所以一有关于公孙弘的小道消息就传扬得特别快,很快这位老乡的话iu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

  汉武帝也不禁怀疑,公孙弘总是能够和自己想到一块去,是不是虚伪的讨好自己呢,于是经过观察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这件事还是对公孙弘造成了影响,公孙弘不仅感叹到,宁愿遇到坏的客人,也不愿遇到老朋友。

  有句老话是这样讲的,一个人在发迹之后很难和贫穷时的朋友再见面,因为贫穷的朋友从头到尾都见证了你曾经最卑微,脆弱的过去,你如今风光无限,他却见过你痛哭流涕的灰暗过去,轻易便能个刺痛你的心,心怀不轨者还能用你的过去遭污你,这样的人,也太讨厌了。

  于是这个故事就产生了一个典故,宁逢恶宾。

  公元前121年,公孙弘在做了几年丞相之后,死在了工作中,享年79岁。

  79岁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高龄了,汉朝很多男性的寿命都比较短,文帝和景帝,就是不到五十岁就过世了。

  不得不说,要不是公孙弘活得久都未必能做到这么高的官位。

  公孙弘一生到了晚年才开始发迹,全凭着活得久,博学,和阅历深,但是是从公孙弘的为人来看,倒不是个坦坦荡荡的人,很多事情公孙弘做的匪夷所思,让人无法理解,并且怀疑公孙弘的人品。

  但是公孙弘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乎这个吗?

  公孙弘在乎的只有真正的利益,所以很多事情公孙弘做得毫不违心,就比如枉杀门派掌门人,以及反口顺从汉武帝的事,同时也因为这些事,公孙弘受尽世人诟病。

  我们回到问题,汉武帝用了13个宰相,大都不得善终,为何公孙弘却能成为当时的政坛常青树?

  因为其余十二个宰相,要么就是无能,要么就是站错了队,再就是自身分错,所以才没有长久的在丞相的位置上做下去。

  因为公孙弘活得足够久,了解汉武帝的脾气,知道谁是他的老板,谁握有生杀大权,只要不犯错,不站错队,公孙弘就能够全身而退。

  以上就是公孙弘是什么人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78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