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12-09 13:20 阅读

  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民间更是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的这些相关资料:

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

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他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如果要谈到足智多谋,一定会提到刘伯温。

  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民间更是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由此可见,他在古代谋士中地位之高、名声之大。

  通常大多数人都只是了解表面。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以足智多谋、料事如神闻名天下,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但开国之后便命途多舛,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最终病死故乡。

  那么真的是自然病死吗?答案自然不是,朱元璋给过刘伯温很多次机会,意欲劝他功成身退,返乡养老。

  可刘伯温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智慧才华根本没有发挥出来,不愿听从,最终只能一杀了之。

  刘伯温死于朱元璋之手,这基本上就是事实了。

  刘伯温虽是开国功臣,但刘伯温之死,过错全在朱元璋吗?刘伯温自身难道没有问题么?

  如果我们一点点揭开这段历史,经过细致的分析便会思考,刘伯温之死并没有那么简单,也不都是朱元璋一个人的责任,甚至并不是一件错事,刘伯温被杀的背后,除了自身性格问题,还有着极其复杂的政治原因。

  刘伯温死因前后说法不一

  按照坊间的说法,由于朱元璋自身心胸狭小、嫉贤妒能,在开朝之后,越来越不能容忍像刘伯温这样谋略过人、才华横溢的人,最终将其害死。

  但朱元璋杀刘伯温的事件,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当时跟此事有关的文章,只有其好友宋濂在《恭题御赐文集后》提及过,而文中只是说到了刘伯温在该年二月染病,告老还乡,朱元璋批准。

  刘伯温死后,长达四年的时间,没有任何人再议论此事,众人也都默认刘伯温系自然死亡。

  直到洪武十二年,相权与君权发生冲突,朱元璋为搞倒时任相位的胡惟庸,突然之间给其加了一条罪名:胡惟庸当年与刘伯温产生间隙,遂下毒杀害刘伯温。

  之后的史书包括当时的《明实录》,黄伯生《行状》、张时彻《神道碑铭》,以及后出的史书,如徐愚谷《明名臣言行录》、李贽《续藏书》、尹守衡《明史窃》、王鸿绪《明史稿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包括再后来的《明史.刘基传》,也都沿袭了胡惟庸毒死刘基的说法。

  其中《明实录》卷二九中是这样记载的左丞相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等谋反及前毒杀诚意伯刘基事。

  而《诚意伯文集》中的《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景遇恩录》,多次提及刘伯温被胡惟庸毒害一事,其中最后一次也说得比较清楚,大概意思是:胡惟庸得知刘伯温生病,遂结党去探望,刘伯温吃了胡惟庸的毒,胡惟庸走后没多久,刘伯温便毒发身亡了。

  其实大家看到这,心里也大概梳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从一开始自然死亡的说法,到后来胡惟庸毒死刘伯温的说法,其实都是朱元璋一手策划的。

  这两种说法无论哪一种坐实,都与他无关,他依然可以保持自身形象,不会背负滥杀开朝功臣的恶名。

  由此可见,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弄清楚刘伯温的死因,不能只是看事情的表面,而是首先要弄清楚刘伯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

  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

  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

  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

  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

  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次年赐归。

  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

  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

  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天资聪颖、年少成名

  刘基聪慧好学,由父亲启蒙识字。

  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

  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14岁的刘基入府学读书。

  他从师习春秋经,此儒家经典晦涩难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

  而刘基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大为震惊!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平常之辈!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17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这也为他日后助朱元璋一统江山奠定了基础。

  初入仕途,刚正不阿

  1336年,25岁的刘基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

  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

  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

  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

  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

  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仕途多舛,郁郁不得志

  1343年到1352年多处为官,却又多次辞官。

  因自身刚正不阿、严厉执法的行事风格,被同僚排挤,被大臣责难,始终无法被重用,多次以辞官来表达对元朝腐败昏聩表示不满,但又按奈不住自己当朝为官,施展才华的冲动,又多次复出,但都徒劳无功。

  助明开国,名声大噪

  直到1360年,居家休养的刘伯温才被朱元璋请到了应天(现南京),委以谋臣。

  其中有一段小插曲,便可以一窥刘伯温的战略才华:当时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攻。

  朱元璋帐下大将多有投降意愿,朱元璋也由于不接。

  正值内忧外患之时,刘基说道: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刘基寥寥数语,剖析形势,点破要点,稳定军心,直接为此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后刘伯温名声大噪,一时无两。

  朱元璋也是给予了刘伯温极高的评价。

  朱元璋曾说:(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

  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

  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

  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

  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但此时的刘伯温随着名声大噪,性格也是愈加张扬,怀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毫无保留地展示自身的才能,这也为日后的悲惨境遇埋下了伏笔。

  在当时世人甚至都认为他为诸葛转世,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这样的称号还是没有让刘伯温满意,他认为诸葛亮只是平定三国,而他可以一统天下,为了表现出他瞧不上诸葛亮,还去刨了诸葛亮的坟墓,不可一世的性格可见一斑!

  在开朝时,他曾劝阻朱元璋滥杀,此事虽然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但在朱元璋心里也留下了喧宾夺主的标签。

  开朝后,他认为前朝的覆灭多因过于宽纵,而后他大刀阔斧严明法纪,整肃纲纪,无所顾忌。

  不断弹劾检举多位大臣,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纷纷畏惧刘伯温。

  其中比较出名的一案就是: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被治罪,而李彬是丞相李善长的红人,李善长多次请求刘伯温宽大处理,却依然被刘伯温斩首。

  此事过后俩人便真正地结下了梁子,所以后来也有很多人推测刘伯温是被李善长所害,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朱元璋称帝后,刘伯温战功赫赫,却只被封为一个小小的伯爵,这样的结果更是令刘伯温不平衡,心理落差极大!

  同为开朝元勋,也都是文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而刘伯温只被封了一个小小的诚意伯,足足差了两个级别;李善长年俸4000石,而刘伯温仅有240石,不仅等级差别大,俸禄更是悬殊。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是朱元璋在打压刘伯温 ,难道刘伯温看不透么?刘伯温聪慧无双,怎么会看不透!只是他无法抑制自己的内心,一想到自己的抱负还远远没有实现,哪里甘心急流勇退!

  那么朱元璋为何在刚刚称帝就如此打压刘伯温呢?

  首先,在内部明朝就分为两大集团,一个是浙东集团,一个是淮西集团,两个集团的实力本身悬殊很大。

  朱元璋本人就属于淮西集团,而刘伯温则是浙东集团。

  换句话说,淮西集团的人马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从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而浙东集团的人马都是后续投奔的,朱元璋本身就是比较注重同乡情节的,认为是自己人用着放心。

  其次,朱元璋毕竟出身低微,格局和心胸并并没有随着地位的提升而提升,依然是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比他优秀,光是嫉妒心就不得不打压当时耀眼的刘伯温。

  其三,在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和刘伯温的治国政策多有不和,朱元璋要的是一个能够把聪明才华用在治国安邦上面,要的是一个稳定发展的国家,而不是用在擅用权术、玩弄政治。

  当然朱元璋很清楚,玩弄阴谋策略谁能是刘伯温的对手,这样可怕的人在身边,自己始终无法安心!

  难道朱元璋仅仅因为这几点就非要置刘伯温于死地么?

  其实并不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杀心根本没有那么强烈。

  朱元璋在开朝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再需要像刘伯温这样的谋臣,这样攻于心计的神人,继续存在下去对自己威胁很大。

  朱元璋便通过很多方式对刘伯温打压,想让他知难而退,而刘伯温不但不退,反而愈加热衷当朝做官。

  并且刘伯温此人过人苛刻较真,不懂得人情世故,甚至可以说是偏执。

  在元朝时期多次辞官、罢官来表达对元朝的不满,就能看出来他偏执的性格。

  所以在明朝开朝之后,他这样的性格变本加厉,得罪大臣无数,最后也自然得罪了朱元璋。

  即使这样,朱元璋也依然没有痛下杀心,只是让他解甲归田。

  可刘伯温哪里甘心,身居乡下,依然不断的像朝廷进谏、劝谏,此时朱元璋才真正意识到此人不能再留,遂派胡惟庸下毒于刘伯温,可刘伯温竟然抱病劝谏,可见此人性格之刚烈,不久刘伯温便去世了,享年65岁,一代传奇,悲惨谢幕。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曾说过:有人将刘基比作张良,刘基在谋略上确实无愧于张良,但说到做官或不做官的气节,却差得远了。

  这个评价也印证了刘伯温的性格和结局。

  那么在害死刘伯温这件事上,朱元璋到底是错是对?

  事实上,刘伯温的死恰恰因为他太过聪明,这样的人往往自视甚高,而且极其清高和偏执,不愿结党营私,更不要妥协。

  很多事他都看得很透彻,但是又放不下,他总认为任何困难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化解。

  所以会出现刘伯温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集团,如果落了下风,他誓不罢休,如果占了上风,他又难免骄奢,于是他得罪的人就越来越多,路也是越走越窄,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而且刘伯温进谏劝谏不留余地,常常指出朱元璋的错误,认不清自己的身份,最后甚至连朱元璋都得罪了。

  再加上很多大臣经常在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而且再任由刘伯温这样闹下去,只会加剧党争,时间一长朱元璋哪里放心的下,便下定决心不留此人。

  通过剖析史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刘伯温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也是历史上顶尖的谋士,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

  虽说朱元璋本人性格残忍,害死刘伯温也确有过河拆桥之意,但刘伯温性格上的这些缺陷,又何尝不是导致他被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呢?

  再之后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党争严重,也印证了朱元璋曾说过刘伯温只会加剧党争的话,是有道理的。

  刘伯温神机妙算,却算不了帝王心;聪明一世,也没明白他的聪明才智在权利面前不堪一击。

  以上就是刘伯温的死因前后说法不一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71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