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11-29 17:55 阅读

  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

  关于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清朝知县能不能晋升为知府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

  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

  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三个县。

  大兴、宛平是北京国都周围的县,沈阳是清朝陪都。

  而知府属于从四品官阶。

  如果是按照清朝理论划分来说,知县升任知府,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理论升迁中,也应该如此。

  但在实际升迁过程中,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种复杂主要是跟两个方面有关系,一个是清朝知府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清朝的时候,朝廷对知府特别重视,甚至在官员任免上需要由皇帝亲自考核人选。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就经常亲自过问知府官员的人选。

  朝廷如此重视,其实不难理解。

  清朝的时候,知府承担的政务非常繁重。

  从财政、钱粮、赋税、教化地方,甚至推行教育、兴修水利等,都需要由知府直接承担。

  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知府需要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处理实际政务的经验。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当中,省一级的总督、巡抚是不负责处理地方上实际政务,他们主要依靠公文催促底下官员处理。

  所以,知府的人选,经常是关系到朝廷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知府的人选当中,主要是督抚一级的官员举荐,以及吏部官员的选拔,还有依靠官员资历进行选拔。

  一般来说,知府的人选常常会从地方上选拔考核比较优秀的官员当中遴选出来,而选拔范围一般是比知府官阶稍低的同知一级的官员,或者是同级别的京官。

  这个在不同时期也有区别。

  雍正时期,朝廷经常会把能力比较强的京官调任到地方任职,这个时候,知府的人选就会主要来自京官了。

   而乾隆时期,会倾向于把能力较差的地方官调任到京官任职。

  但总体而言,朝廷仍是倾向于让优秀的官吏去担任知府。

  从这一点,就可以把很多知县的升迁之路卡住了。

  从官阶上,知县似乎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升迁到知府,到如果他们的考核没有通过,达不到朝廷的要求,自然也就跟升迁无缘了。

  而且,从知县到知府,正七品到从四品,还有多个门槛要跨过,稍有不慎,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罢官辞职,乃至锒铛入狱,可谓步步惊心。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除了由于对知府的严格要求以外,导致知县升迁之路的艰难外,随着清朝中后期官场官员的冗员现象越来越严重,升迁也越来越难。

  清朝开国的时候,由于人才短缺,那个时候对官员的要求有放弃,官场上也有足够的职位可以让这些官员,以及从各个途径被提拔到官场的人任职。

  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想要当官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官场的职位总是有限的。

  这种矛盾下,就出现很多人哪怕获得了当官的资格,也没有官职可以担任。

  到了清朝中后期,很多人连知县都混不上。

  因为想要获得一个当官的名额实在太难。

  如此艰难的当官途径,自然让很多人无法升迁。

  再加上后期朝政腐败,即便是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也无法升迁。

  如果没有足够强硬的关系,即便是那些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也可能一辈子都是知县官职,无法升任知府。

  如此种种情况,也造就了后来清朝官场的种种怪现象,令人笑之。

  以上就是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62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