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玉宝钗为何能成婚,“一夜北风紧”极为写实却又寓意深刻。关于红楼梦宝玉宝钗为何能成婚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红楼梦宝玉宝钗为何能成婚的这些相关资料:
红楼梦宝玉宝钗为何能成婚
《红楼梦》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总能生成无数想象和阐释空间。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大观园众人在芦雪广(yǎn)联诗,王熙凤听说宝玉他们在烤肉也赶来凑热闹,还出了一句“一夜北风紧”的诗作为开头。
“一夜北风紧”极为写实却又寓意深刻。借由一夜风雪突出了王熙凤以及贾家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局面,令人颇有步步惊心之感。
随后众人的联诗,以曹雪芹善于“隐喻伏笔”的写法,这些诗句中多少都会含有一定伏笔。本文就讲一下这首《芦雪广即景联诗》。本文分为上下两部。
一夜北风紧(王熙凤),是说大雪伴着北风下了一夜,不但没有停歇,反而越来越大。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意,带出来的是油然而生的“紧迫”感。
“一夜北风紧”伏笔贾家与王熙凤本人的未来悲剧。这句诗堪称全诗最点睛,也最是惊心动魄。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李纨),次日开门雪仍旧在下,呼应前句“一夜”雪未停。可怜洁白地雪落到了泥地上,注定要被脏污……
要注意“怜”字,既是可怜,也是珍惜。
李纨守寡可怜,她也最是看中“名节”。“雪”成了李纨守寡的象征,也是人品德行的彰显。
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香菱),大雪铺满地,将世界装点成琼瑶一般,对应“琉璃世界”。雪又对人间回馈,瑞雪兆丰年,被掩盖的枯草第二年又会春风吹又生。
注意“枯”字,香菱最后因夏金桂虐待,血竭之症“枯萎”而死,“荷枯败,水涸泥干”。即便来年再生发,却也与她无关。
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探春),雪并无心思去装饰那些干枯芦苇。却因雪大封路,使得村里的酒水涨价……
芦花洁白似雪,不需要雪来衬托。双方不融合却又互相点缀。苏轼《将之湖州赋诗》:“溪上苕花正浮雪。”
李纨选择芦雪广,就因这里“四面皆是芦苇掩覆”。既是“即景”诗,有雪不可不咏芦苇。
大雪天寒酒涨价,芦雪广茅檐泥墙如乡村,探春套用唐代诗人郑谷的《辇下冬暮咏怀》诗:“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其身在富贵却偏写乡村,预示她有离开贾家束缚之心。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李绮),年景好粮食丰收,百姓温饱才有余粮酿酒也不担心酒涨价。大雪就像那玉管中飞出的芦苇灰,迎着季节悄然而至……
古人俗语“雪是五谷之精”,主“年登岁稔”。官府的粮仓内粮食充裕,才会有余粮酿酒。
《后汉书·律历志》记载时人将芦苇茎中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种玉管之内,俗称“灰琯”。将其置于特设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节气,相应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这里预示大雪如“灰”,应节气而到来。
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李纹),冬至一过,“阳极阴生”,北斗星的斗柄已经旋转到了冬季。大雪封山掩盖了秋天留下的最后一抹翠绿之色。
“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李绮、李纹姐妹套用了杜甫的《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吹葭六管动飞灰”。
不过杜诗写冬去春来的希望,这里却是秋去冬来的肃杀。
冻浦不生潮。易挂疏枝柳(岫姻),河水冰封不起浪潮。柳枝上却挂满了“雾凇”,银装素裹……
邢岫烟呼应前句雪积封山,对应了冰雪封河。更了雪景之美。
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湘云),芭蕉的叶子被摧残破损,承受不起积雪。室内香鼎焚起了浓郁的麝香香料,香烟袅袅,满室温暖……
注意史湘云从室外的雪拉回了室内,真正高明的诗人,一定是不写雪而句句是雪。湘云这句转折就高人一筹。
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宝琴),身穿绫罗绸缎外罩貂裘的富贵人家,才有赏雪的心情。雪光明亮比之窗前的镜子尤盛……
宝琴聪慧,湘云一转折,就借富贵人家以自诩,歌咏闲情逸致赏雪吟诗。同样不写雪,却借镜子反衬雪光,也是高明。
香黏壁上椒。斜风仍故故(黛玉),鼎中的香气和墙上的“椒香”融合。外面风雪依旧洋洋洒洒个不停……
注意“壁上椒”是指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居室,多以香料和泥涂壁,室内再用火炉一熏染就散发出宜人的芳香。
纵观林黛玉的诗,很多都不离“妃妾”,是她日后远嫁做王妃的重要伏笔。窗外的风雪也是她在贾家生活的境地。
所以林黛玉的诗好,却只是悲凉感叹自身。
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宝玉)?好梦易醒难再续,寒冷让人无眠。《梅花落》要响自各处……
注意《梅花落》为乐府横吹曲名。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梅花落》郭茂倩题解:“《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隋代江总《梅花落》诗:“ 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常唱《梅花落》。”
贾宝玉的诗对应的是林黛玉日后嫁作后妃之说。而《梅花落》的《大单于》、《小单于》,“单于”是匈奴王的意思。林黛玉后文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典出昭君出塞,预示她远嫁异国为王妃。
宝黛二人两句诗对应,是宝黛爱情夭折的写照。
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宝钗),碧玉萧(声)又是谁家传来的?驮地的大海龟恐雪压大地塌陷而发愁……
《列子》记载有巨鳌背负大山。《河图括地象》记载昆仑山为地轴。又“地不周载”,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鳌担心被截足而发愁。
碧玉萧就是截竹制成的萧,碧玉比喻翠竹,说得还是林黛玉不知道的归宿。金玉良姻最后成功得益于黛死钗嫁。但林黛玉却不是死在贾家,而是远嫁后客死异乡。
薛宝钗用了“谁家”,呼应贾宝玉的“何处”。都是指说林黛玉的不知归宿?
而“大海龟”则与贾宝玉第二十三回对林黛玉的誓言“掉池子里被癞头鼋吞了去,变成个大王八”,预示自己出家为僧。又说“等林黛玉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要替她驮碑一辈子”,预示出家后替林黛玉守墓余生。
宝黛钗三人,借用几句诗完成了一次黛死钗嫁的前后过程,需要特别注意。
龙斗阵云。野岸回孤棹(湘云),阴云密布大雪纷飞,仿佛玉龙大战之后的“败鳞残甲满天飞”。荒野的岸边,孤舟折返……
宋代张元《咏雪》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写大雪纷飞如玉龙相斗。
而《后汉书·光武帝纪》:“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则是末世战乱之下一片生灵凋敝的“白地”景象。战火摧残之下的人间,就像大雪覆盖之下的境况。
玉龙又代指皇权,“龙斗”典出光武帝刘秀。但“野岸回孤棹”却是项羽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的隐笔。
史湘云这里突出的是一个“争权夺利”的现实。既是四大家族灭亡之本,与那块“鹿肉”寓意相同。也是宝黛钗包括她自己等大观园众人被时代大势所趋所裹挟的身不由己!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宝琴),灞桥的风雨中,骑着驴子吟诵着历史的兴亡。皇帝赐给戍边的将士们新做的棉衣。
灞桥指长安故事,对应楚汉争霸。是唐朝后期的宰相吟诗典故。凸显的还是“兴亡”之意。
加絮念征。坳垤审夷险(湘云),制衣人同情戍边的将士们在苦寒之地艰苦,将棉衣的棉花加厚。大雪覆盖之下,侦查敌情,要格外注意敌人借助地势侵犯的风险。
据《唐诗纪事》记载的一则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赐给边疆战士棉衣,有一位士兵从棉衣里找到了一首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
士兵把诗交给将帅,辗转到了唐玄宗手中。玄宗很感兴趣,一番追查后,查明是一个宫女所为。唐玄宗让宫女离开宫廷,亲自赐婚嫁给那个士兵。
有人做主的姻缘,和帝王赐婚,既有史湘云的爱情故事,也有宝黛姻缘结局被皇帝赐婚被迫分开的悲凉。曹雪芹借用的典故,基本没有离开《红楼梦》众人的人生主旨。
枝柯怕动摇。皑皑轻步(宝钗),侦查敌情的士兵担心动摇树枝让雪落下来被发现而不敢轻举妄动。厚厚的白雪堆积,只能放缓脚步,慢慢行走。
剪剪舞随腰。煮芋成新赏(黛玉),风吹着雪,就像剪刀剪下的碎屑,随着女儿轻柔的腰身而飘舞。雪的洁白,似煮好的羹,成为新的佳话。
“舞随腰”典出李商隐《歌舞》诗:“回雪舞轻腰”。预示女子的体态娇美。林黛玉不喜欢边塞的肃杀,又折回女儿视角。从大观园的角度赏雪,不跑题。
“煮芋”的典故相传是苏轼的儿子苏过巧用山芋煮玉糁羹,苏轼品尝后大为赞赏,写了一首诗:
“香似龙涎仍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
玉糁羹芳香扑鼻,酽白如雪,林黛玉借“煮芋”典故来形容雪景,固然构思巧妙,别出心裁,但“香芋”要对照小耗子偷香芋故事,香芋就是林黛玉。
而“孝子”将香芋煮粥给父亲对应贾宝玉,未必不是黛玉的“讽刺”。贾宝玉过于遵从父母,使得宝黛姻缘终究无果,一如陆游、焦仲卿,牺牲的还是林黛玉。
所以,黛玉说完即推贾宝玉续作。只因她的这句诗,唯有贾宝玉接得。属于曹雪芹故意“设譬”!
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宝玉),雪又像撒下的盐一般洁白却是老话了。芦苇荡里,仍旧有渔翁在那里垂钓。
宝玉的诗与贾探春对应,拉回了芦雪广的景致,但却明显差强人意。
“撒盐”出自《世说新语》。东晋谢安和家人们赏雪论诗,出题考验子侄辈雪花像什么。谢安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雪花比作白色的盐;谢安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把大雪比作柳絮,漫天飞扬。
谢道韫此诗乃千古名句,后人以“咏絮之才”赞叹她又遍及才女。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就源于此……
以上就是红楼梦宝玉宝钗为何能成婚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094.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