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乐毅以弱伐强。
关于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的这些相关资料: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达达搜探秘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乐毅以弱伐强。
无论是白起、王翦,还是廉颇、李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他们国家非常强盛的时候。
白起处在秦国向六国发起总攻的时候,王翦处在秦国收割六国的时候,廉颇时期的赵国,差不多是当时七国中最强盛的之一,李牧也生活在和廉颇比较接近的时代。
而乐毅的燕国,本来就是一个弱国小国,刚经历了被齐国灭了的悲剧,只不过燕昭王在赵国的帮助下,重新复国。
也就是说,当时的燕国是相当弱小的,而齐国是相当强大的。
其二,差点灭掉齐国。
战国末期,除非到最后关头,战国七雄中,要一鼓作气差点灭掉别的国家的,几乎没有。
白起百战百胜,但他只打了长平一战后,就没有再往前推进了。
后来秦王让他继续进攻赵国,而他认为,赵国是不可战胜的,因而拒绝再打,如果他很听话,说不定他就打败了。
廉颇主要以守城出名。
李牧则主要功绩在打匈奴,当然也没有把匈奴给灭了。
王翦虽然灭了多个国家,但那是在最后关头,没有可比性。
乐毅以弱打强,却还把强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的,这种战功,战国四大名将都是不具备的。
既然乐毅的功劳毫无亚于这四位,为什么他却没有进入四大名将的行列呢?
一、乐毅有善始无善终。
乐毅带着燕军,连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这个成就固然是了不起的。
但是,在攻打最后两座城池的时候,乐毅却停顿不前。
乐毅停顿不前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为了收复齐国人心,让他们归顺燕国,不能采用暴力,只能德化。
用友好德行这些东西来感化齐国人,从而让齐国人自愿放弃剩下的两座城池,投降齐国。
乐毅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异想天开的。
最终的结果是,乐毅给了齐国很大的喘息机会。
同时,燕昭王没能挺下去,中途去世。
燕惠王上台,齐国有效地离间了燕惠王和乐毅君臣的关系,让燕惠王怀疑乐毅,从而撤换他。
乐毅被撤换后,燕军攻下的七十多座城池,又一座一座地失去了,相当于是燕军白打了一场。
燕军之所以会劳而无功,表面是上替换乐毅的骑劫能力太差,但实际上也是乐毅脑袋断电,自掘坟墓,才会出现后面的悲剧。
二、乐毅明忠诚暗不忠。
说乐毅明忠诚,是指他躲到赵国去以后,赵王让他率军攻打燕国,但他拒绝这样做。
虽然燕惠王试图杀他,但是燕昭王对他有恩,他要是率军前往攻打,就是一种不忠诚的表现。
乐毅的这种做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操就曾表扬过他的做法,并且表示,自己将以乐毅为榜样。
但是,且不说曹操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而乐毅的做法受到的争议更大。
因为他最后阶段,留下两座城池不进攻这一点,虽然他说是从人心上考虑,但是他的做法,让人感觉他所要收买人心的目的,是为他自己。
是让他在齐国扩大影响力,从而使他能够顺利在齐国称王。
事实上,表面上是田单用了反间计,离间了乐毅和燕惠王的关系。
但是,乐毅要是没有私心,不来这么一招,也没人离间得了。
再说了,燕惠王用骑劫代替乐毅的时候,他立刻就往赵国逃跑。
心中无冷病,不怕吃西瓜。
乐毅这种行为,正是他有私心的表现。
三、乐毅不影响历史进程。
战国四大名将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行动,都对历史进程有深远的影响。
白起让赵国一蹶不振,从此再无国家可以与秦国争锋。
廉颇指挥邯郸之战胜利,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往后延续了30年。
李牧有效阻止了匈奴的南下。
王翦更不用说了,统一了六国。
不过,乐毅因为打了一场虎头蛇尾的战争,战争前后的态势,没有任何改变。
国家强弱的形势,也基本上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乐毅虽然让人惊艳一时,却只是像个流星,一闪烁就消失了。
没有持续性,没有影响力。
没有列入战国四大名将中,也是正常的。
以上就是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091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