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26 21:40 阅读

  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但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

  关于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的这些相关资料:

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

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所击败,姜维退驻沓中。

  时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将军阎宇。

  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

  但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

  最终,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蜀汉告别了三国历史的大舞台。

  对于姜维来说,虽然从沓中成功赶到了剑阁一带,却还是没能改变蜀汉灭亡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沓中位置有多重要?

  一

  首先,在蜀汉末期,大将军姜维之所以选择在沓中屯田,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沓中的位置远离蜀汉都城成都,在没有办法除掉黄皓的背景下,姜维选择来到沓中,自然是为了躲避黄皓之后的加害。

  景耀元年(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祸乱朝政。

  黄皓从黄门令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

  刘禅弟弟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多年不能朝见刘禅。

  景耀二年(259年),樊建担任尚书令(丞相),姜维常常在外打仗,黄皓玩弄权柄,景耀五年(262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地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

  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对于姜维来说,虽然是蜀汉的大将军,但是,黄皓作为深受刘禅信任的黄皓,完全不惧怕姜维。

  在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在和宦官的较量中,最终丢掉了性命。

  所以,对于姜维来说,自然也担心自己重蹈大将军何进的覆辙。

  在无法除掉黄皓的背景下,姜维显然不愿意回到成都,因为一旦回到成都,自己很可能会被后主刘禅解除兵权,从而彻底失去还手之力。

  二

  于是,在公元262年,姜维率领大军来到了沓中屯田。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尽管黄皓背后有后主刘禅撑腰,却也无法将远在千里之外的姜维怎么样,这让姜维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沓中是古代地名,地理位置约在今甘肃省舟曲县,是一个处于岷山、迭山环抱中的小型盆地。

  对于沓中对应的甘肃省舟曲县,到成都的距离超过了500公里,也即相当于一千里了。

  所以,因为距离遥远,等到姜维屯兵沓中的时候,黄皓也拿姜维没有办法了。

  另一方面,作为蜀汉大将军,姜维之所以屯兵沓中,也不完全是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因为沓中的地理位置确实非常重要。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沓中在今甘肃省舟曲县一带。

  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海拔高度在1173米—4504米之间。

  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侧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在3000米左右。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复杂的地形,让姜维在沓中屯田比较安全,也即不用担心曹魏大军的进攻。

  三

  同时,舟曲县属温暖带气候区,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3天,年降雨量在400-8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

  舟曲县日照数为1842.4小时,日照率42%,年内8月份为日照最多月,年总辐射为105.8千卡/㎝2。

  舟曲县的热量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平均气温23.1℃。

  并且,舟曲县主要河流有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及其40多条支流。

  从这一角度来看,舟曲县,也即沓中具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而这,自然成为姜维在该地区屯田的重要原因,也即在沓中屯田的话,能够种植粮草,从而为后续北伐中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汉末三国时期,相对于曹魏和东吴,蜀汉并没有经常屯田,这很可能是因为蜀汉本来兵马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拥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所以没有屯田的必要。

  但是,因为连年兴师动众,蜀汉的国力无疑受到了巨大的损耗。

  在此基础上,姜维在沓中屯田,自然也是希望扭转这一困境,也即姜维的打算就是通过屯田来积累粮草。

  等到粮草足够的时候,再对曹魏发起进攻。

  因为蜀汉的道路比较艰难,在沓中屯田之后,可以降低粮草运送的损耗,这同样是对蜀汉北伐有利的事情。

  四

  最后,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沓中的核心地域大峪乡,位于白龙江南岸的大峪沟内,距舟曲县近百里之遥。

  大峪沟的入口处地域狭窄、峭壁林立,是一处构筑关隘抵御外敌的天然地形。

  谷口西山顶上有黄土台,台上筑有马莲城,登城远眺,方圆数十里地域内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在此基础上,大峪沟内地势开阔平坦,又有上万亩肥田沃土,既适合驻军,又便于屯田储粮。

  迄今为止,大峪乡境内仍留有大量的古遗迹,皆为姜维驻军时命士兵们开凿挖掘的岩洞、古堡及纵横交错的地下通道。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蜀汉大将军姜维屯驻沓中,不仅仅是要屯田避难,还做了长远的防御策略。

  在地理位置上,连接秦蜀之间的阴平古道,就正好从沓中地区穿过。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蜀汉姜维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等人在凉州地区大败雍州刺史郭淮的那一场战役,就是自沓中的阴平道出蜀,进入凉州地区与魏军交战。

  在三国时期,曹魏的重兵往往布置在雍州一带,而在凉州一带,曹魏的兵力是薄弱的。

  所以,姜维在沓中驻兵屯田,也是为了方便进攻曹魏的凉州区域。

  因为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姜维只能将进攻的重点放到了凉州一带。

  如果司马昭没有在公元263年发动魏灭蜀之战,那么,姜维很可能会以沓中作为基础,从而发起进攻曹魏的战役。

  对此,你怎么看呢?

  以上就是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55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