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16 11:41 阅读

  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况中殇之爱子,乃千秋而不见。

  关于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的这些相关资料:

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还不知道:曹植的《慰子赋》原文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吗?此文就是他后期身受禁锢、满腹悲愤忧愁而又无处申诉的时候,下笔触类而作的,叙写了诗人中殇爱子心腹被杀后悲痛欲绝的情景,抒发了对爱子和朋友的怀恋之情。

  【原文】:

  彼凡人之相亲,小离别而怀恋。

  况中殇之爱子,乃千秋而不见。

  入空室而独倚,对床帷而切叹,痛人亡而物在,心何忍而复观。

  日晼(wǎn)晚而既没,月代照而舒光。

  仰列星以至晨,方沾露而含霜。

  惟逝者之日远,怆(chuàng)伤心而绝肠。

  【译文】:

  那些平凡的人都能相亲相爱,哪怕是短暂的离别也要怀恋动情。

  何况我是中年失去爱子,竟永远再也见不到他的踪影。

  我倚在空屋的墙壁上,对着小儿的床帐老泪纵横。

  痛心啊,遗物虽在,人去楼空。

  我将走出屋外,怎能忍心再看这些场景。

  太阳将要落山了,月亮慢慢地现出了光明。

  我仰望星空,忧心重重。

  刚才还是露湿衣衫,不想继而露凝为霜,令人倍感心凉。

  日月无情,月退日升,又是黎明。

  爱子逝去的日子一天远似一天,而我悲伤的心情啊,却越来越沉重。

  【评介】:

  古人认为,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的三大悲剧。

  曹植晚年丧子,使他无限悲痛。

  《慰子赋》就是作者在垂暮之年为怀念爱子,寄托哀思而写的一篇短赋。

  曹植晚年,在政治上,因其兄曹丕的继位而失意,在家庭中,因爱子的夭折而伤心。

  双重打击一起袭来,其抑郁、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他既没有力量同自己的命运抗争,又没有办法摆脱心灵深处的悲哀。

  在严格意义上说,本赋实属借题发挥之作:即借对爱子的怀恋而抒发胸中的苦闷与不平。

  生活在王侯之家的曹植,因家庭环境的熏陶,聪明机敏,才华出众,又因权力斗争的影响,政治上早熟,热衷于功名。

  青少年时期,雄心勃勃,矢志图谋霸业,深受父兄的宠爱和社会名流的崇敬。

  特别是在文学上,此公造诣较深,其作品声誉很高,影响颇大。

  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政治背景,使他养成了清高、孤傲的优越感。

  可以想像得出,在严酷政治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曹植,对一般平民家庭中那种天伦苦乐,是很难体味的。

  所以,一旦殃及自己,便痛不欲生,伤心绝肠。

  本赋共十四句。

  前四句为第一层,用对比的手法写诗人自己对夭折的爱子的怀念。

  这四句是说那些平凡的人都能相亲相爱,哪怕是短暂的离别也要怀恋动情。

  何况自己是官宦人家,丧失的又不是一般的亲人,而是爱子夭折;面临的不是什么小离别,而是与儿子之间乃千秋而不见的永别,这就使作者更加怀恋动情了。

  这里清清楚楚地交待了诗人与凡人之间,虽然社会地位不同,但在天伦之理上是完全相通的。

  谁都有喜怒哀乐,官宦人家也不例外。

  没有儿子等同于没有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道德中,这不是最大的耻辱吗?所以,诗人此刻非常伤感,痛不欲生。

  这样的开头,也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入空室而独倚四句是第二层,写诗人爱子夭折之后倚床切叹,不忍心再去看儿子的遗物的情景。

  人去楼空,睹物伤情,自己的晚年将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想到这里,不仅潸然泪下,再也不忍心继续看下去了。

  作者以环境的典型性(空室、床帷、遗物)、情节的独特性(独倚、切叹。

  不忍复观)来衬托心理活动的复杂性。

  语言浅近如话,描述具体逼真,感情真挚动人。

  读来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日晼晚而既没四句为第三层,写诗人在日落初时的行动及所见所感。

  作者在惧怕睹物伤心的感情支配下,悄然走出户外,想极力求得思绪的平静。

  这四句话平铺直叙,客观写实,没有一个词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但是,写景是为了抒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仰列星以至晨,整整独自在户外呆了一夜。

  从日落到月出,从傍晚到黎明,通宵达旦,无法入眠。

  当他刚刚走出户外的时候,由于太阳落山后的余热和自己体温的缘故,打在衣服上的露水是潮湿的。

  午夜后气温逐渐下降,露水结成的薄霜是冰凉的。

  一个霜字,把深秋那种万物凋零、秋风萧瑟的凄凉景象表现出来了,而且一个孤独、伤感甚至绝望的岁暮老者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静中有动,外界虽然万籁俱寂,胸中却是心潮澎湃,表达了诗人对爱子无限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惟逝者之日远,怆伤心而绝肠,画龙点睛,寓意深刻。

  如果按照一般情理分析,随着儿子逝去时间的推移,那种伤感之情应该慢慢地淡化才是。

  但是作者却一反常规,时间越长伤感越重。

  何以如此?因为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曹丕继位的政治大局已定,自己不可能再去掌权;诗人心腹丁仪、丁廙均被曹丕杀戮,想东山再起也毫无希望;几次启奏文帝、明帝,想效力国家也均被回绝;爱子的死已成过去,无法改变。

  加之作者本人岁暮体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任何希望了。

  因此,诗人十分伤心,甚至到绝肠的程度。

  以上就是曹植的慰子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38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