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后期的曹操,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打出名气,曹操也不知道手下哪些人能够真正的独当一面,也无法判断出谁是真正的名将,所以无法把军队交给他人指挥。
关于为什么中后期的曹操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为什么中后期的曹操的这些相关资料:
为什么中后期的曹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手下名将如云,却为何总是喜欢亲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上,最开始的曹操实力是非常弱的,在众诸侯之中,曹操根本就排不上号,所以前期的曹操军队少,地盘小,手下名将也不多,这种情况下,很多战争就需要曹操自己亲自上场指挥了。
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打出名气,曹操也不知道手下哪些人能够真正的独当一面,也无法判断出谁是真正的名将,所以无法把军队交给他人指挥。
事实上,名将都是在一系列的战争中历练出来的,所以说,前期的曹操是毫无办法,就算他不想亲征都没有办法,因为根本没有其他人有能力统领大军。
那么中后期的曹操,面对战争,为啥还总是亲征呢?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剧情效果
实际上,当曹操的地盘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多时,他一个人是完全做不到掌管一切的,所以他还是提拔了很多将领,帮助他统管军队。
至于日常作战,实际上曹操也是命令这些将领出征作战的,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曹操更倾向于由宗亲领兵,外姓名将参与作战。
这也无可厚非,在那个大乱世,宗亲远比其他人可靠。
而之所以我们印象中曹操总是亲征,主要是剧情效果而已。
在小说中,写曹操亲征,才能带来更大的剧情效果,所以作者会着重对这些战事加以描写,而对于其他并非曹操参与的战事,描写过少。
即便是在正史中,这也是个普遍现象。
由于曹操比较出名,所以史官记述事情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多描述曹操参与的战事,而对于其他战事描写相对较少。
其实除了曹操参与的战事,还爆发了很多精彩战事,只不过我们没看到而已。
史官们往往以一句话就把其他战事给描写完了,而对于曹操的事迹,总是大书特书,这就给我们造成了曹操老是喜欢亲征的印象。
实际上,人家曹操也不总是亲征,毕竟他是一个人,天下这么多大事,他也分身乏术,所以很多时候,他也会让其他人领兵作战。
二、曹操是曹魏集团最出色的军事家
尽管大家印象中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之徒,但不得不承认,曹操是当时社会上最出色的军事家,整个曹魏阵营,曹操的军事指挥能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他在曹魏是拥有绝对权威的。
曹操中后期,也常常让手底下的将领单独领兵作战,不过当他们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战局陷入僵持或者劣势的时候,还得曹操亲自出马,才能解决问题!
汉中之战时,原本曹操是不想亲征的,但无奈夏侯渊被斩杀。
夏侯渊是当时曹魏关中方面的总指挥,他的死对汉中曹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逼得曹操不得不亲征,以挽回曹魏在汉中的颓势。
襄樊之战时,面对关羽的步步紧逼,曹操最开始也是让于禁统兵前往救援,而当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后,曹操被逼无奈,也只有选择亲征,救援樊城。
可以看到,到了后期,曹操其实也并不想亲征,毕竟他岁数也大了,亲征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但是很无奈,他的手下似乎能力都不如他,镇不住场子。
逼得曹操亲征,才能挽救危难的局势。
三、曹操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
我们可以发现,大凡开国之君,其实大多都是马背上的君主,都是能征善战者,他们本是就是集团中最出色的大将。
刚开始集团的功劳基本都是靠他亲手打下来的,而在一系列的战争磨练中,他们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指挥千军万马,大权在握的感觉了。
长期征战的大将,其实都有一颗好战之心,那种沙场上的热血沸腾是莺歌燕舞所替代不了的,沙场的痛快感觉远非后方的奢侈生活可比。
所以当这些君主在安乐窝里面呆久了,他们也想重新回到战场,找寻当年的那种痛快感觉。
虽然在后方,这些君主也是手握大权,指点江山,但这远没有在战场指挥千军万马来得痛快。
当你跨上战马,与数万军队一同作战时,那种热血沸腾是后方的运筹帷幄所替代不了的。
曹操是以打仗起家的,砍砍杀杀一辈子,早就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当他在后方待腻歪了之后,很自然地就会想亲自前往战场,再去体验一把指挥千军万马,大权在握的感觉!
以上就是为什么中后期的曹操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3055.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