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01 21:00 阅读

  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

  关于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的这些相关资料:

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

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

  还不知道: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出自于哪里?其实此句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咏湖中雁》,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咏湖中雁》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

  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较难确定,清吴淇认为可能作于齐粱替革之际,但缺少确凿有力的证据。

  《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鸿雁来。

  春天到了,江南湖中的群雁飞举,振翅往北,准备还回故乡。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逥翔。

  起手即点题。

  白水,极清澈之水。

  此二句点化刘桢《杂诗》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而成。

  次句于雁字上着一旅字,言此湖不过是雁之逆旅,雁只是逆旅之过客而已,为结句还故乡铺垫。

  逥翔,回旋盘翔;逥翔前下一每字,言每当春水满池,从北方来此过冬的群雁就要起飞盘舞,年年如此,无一年例外。

  一每字,加大了时间的跨度。

  唼流以下六句,用极细腻的笔触勾勒湖中群雁的神态。

  唼流,雁入水觅食貌,宋玉《九辩》:凫雁皆唼夫梁藻,风愈飘翔而高举。

  弱藻,柔嫩的水草。

  唼流牵弱藻,湖雁觅食水流,以至牵动柔弱的藻类,真是刻画得至细至微。

  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云:季秋边朔苦,旅雁违霜雪。

  季秋北雁南飞,为的是避朔风霜雪。

  冰雪消融,春日和暖,当他们振翮准备北飞之时,仿佛还感到毛羽上仍残留着旧年的余霜;也正是这余霜,触动了旅雁的乡思之情,因为这余霜毕竟是北方带来的呀!余霜一语,颇为曲妙!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上句,群雁悠闲自在漂浮水面,随着轻浪晃动。

  下句,日照平湖,泛泛有光,单雁浮行追逐远光中的俦侣。

  动,群雁为轻浪所动,写出悠悠然之状;逐,单雁主动追逐,带有一种顽皮劲儿。

  这两句,不着一湖字,而兼湖并出,神至之笔(《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

  唼流句湖水,群浮两句湖面,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两句湖空,层次极分明,具有明显的立体感。

  谭元春说:‘群浮’、‘单泛’、‘悬飞’、‘乱起’,尽湖雁多寡、上下、迟疾、斜整之状,可作一湖雁图(《古诗归》卷十三)。

  结二句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篇末点明作意。

  刷羽,以喙整理羽毛。

  摇漾,李善注:飞貌。

  群雁刷羽同飞,以期一举北返故乡。

  照应开头所言旅雁。

  我国古代咏物诗源远流长,何焯说:园葵(按:即汉乐府《长歌行》,首句为青青园中葵)、湖雁(即此诗),咏物之祖(《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

  就时间而言,早于沈约的文人咏物诗有的是,何推此诗为祖,当于成就而言。

  咏物诗或有寄托,或无寄托,或虽有寄托但幽隐难明。

  王褒《咏雁》云:河长犹可涉,河阔故难飞。

  霜多声转急,风疏行屡稀。

  园池若可至,不复怯虞机。

  抒写其流落北方、盼望南归之情甚明。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认为此诗有寄托,他说,梁武帝及将受禅,休文盖有不安于心者,故寓意于咏雁。

  首句满塘只是白水,雁尚未集其中,‘迥翔’谓齐梁之间诸人未知所择:有从梁而得禄者,如‘唼流’句;有不从而中伤者,如‘敛翮’句;有党附而随波逐流者,如‘群浮’句,有孤立而无与者,如‘单泛’句;结二句则有自欲隐而兼招隐之意。

  这样的分析不能说没有丝毫道理,但总感难于圆通,或使人终有隔一层之憾。

  《古诗归》锺、谭着眼于该诗的体物方面,较有见地。

  这首诗的精妙处,在于诗人用轻灵之笔,写出湖中许许多多雁,湖面、湖空,参参差差,错错落落,唼、牵、敛、带、浮、动、泛、逐、悬、乱、起、刷、摇漾、举、还,各种各样的动作,诸多的神态,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而写来似一点也不费力,不露雕琢之迹,刻画精细而不流于纤弱,咏物之祖,或可当之。

  以上就是千古名句白水满春塘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8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