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30 17:15 阅读

  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董卓乱政后,孙坚和诸侯联兵共同讨伐董卓;孙策执掌江东后,虽然开疆扩土,四处征伐,但袁术称帝后,他主动与袁术断绝关系,并骂其乱臣贼子;孙权继位后,也是一边积蓄实力,图谋天下,一边向汉室称臣。

  关于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的这些相关资料:

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

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

  还不知道:孙权和曹丕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自称汉臣,为何曹丕称帝后,他不发兵讨伐,反而向曹丕称臣?

  江东三代君主,虽然都想成就一番霸业,但表面上都向朝廷称臣。

  董卓乱政后,孙坚和诸侯联兵共同讨伐董卓;孙策执掌江东后,虽然开疆扩土,四处征伐,但袁术称帝后,他主动与袁术断绝关系,并骂其乱臣贼子;孙权继位后,也是一边积蓄实力,图谋天下,一边向汉室称臣。

  孙刘曹三家,都志在统一天下,建国称帝,但没有一家明面上背叛汉室。

  因为这样做,政治风险太大,会让自己背上乱臣贼子的恶名,丢失民心,还给其他两家讨伐自己的理由。

  所以,刘备起兵,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孙权虽雄踞江东,也自称汉臣;曹操更是只做了一个汉朝丞相。

  曹操死后,曹丕打破僵局,率先称帝,刘备在一番痛骂后,也紧随其后,在益州称帝。

  这个时候,刘、曹两家都已称帝,也是孙权称帝的好时候。

  因为有了曹丕的不忠之举,孙权称帝也不需要背负任何道义负担。

  但孙权不但没有称帝,反而自降身份向曹丕称臣,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

  这对志在夺取天下孙权来说,是一件屈辱之事,那孙权为何要这样做?

  孙权是一个政治家,他做这些事,并非心血来潮,肆意妄为,而是有其政治目的,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政治环境。

  三国中,大家的一贯看法是,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但有一段时间,这个顺序打乱了,即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后,实力超越了东吴,排在了第二,这对东吴来说绝非好事。

  刘备夺得益州、汉中后,基本占据了长江上游地区,而孙权位居长江下游,实际上刘备已超越曹魏,成了江东最大的威胁。

  刘备壮大,也成了江东的心头之痛,但关羽的樊城之战,恰恰给了孙权削弱蜀汉的良机。

  关羽攻打樊城时,江东乘荆州空虚,趁机夺取了荆州。

  关羽兵败后,也落入了江东之手,被孙权杀害。

  荆州一丢,关羽一死,孙刘联盟自然瓦解,孙权也成了刘备不共戴天的仇人,蜀汉伐吴也是势在必行。

  在这种环境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在北方称帝。

  江东面临蜀汉的威胁,所以不敢招惹曹魏。

  但自己不主动招惹曹魏,也不意味曹魏不主动攻打江东,若孙刘交战时,曹魏乘机伐吴,以江东的实力,很难抵住曹、刘两家同时的进攻,所以说,孙权绝对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为了东吴利益,孙权自降身份,主动向曹丕称臣。

  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也是明智之举,虽说主动称臣,不指望孙刘两家交战时,曹魏会出手帮助东吴,但只要曹魏不乘机攻打东吴,对东吴而言就已是一件幸事。

  果然如孙权所料,刘备称帝后,率兵攻打东吴,而曹魏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坐山观虎斗,处于观望态度,这给了孙权沉着应对蜀军的时间。

  最终,东吴挡住了蜀汉进攻的步伐,并在夷陵打败刘备。

  夷陵惨败后,刘备被迫与孙权重新联盟,而曹丕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兵分三路进攻东吴。

  这个时候,东吴已没有蜀汉的威胁,可以集中兵力对抗曹魏,最终东吴打败曹魏,度过了又一次重大危机。

  以上就是孙权不称帝还向曹丕称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7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