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30 06:00 阅读

  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关于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的这些相关资料:

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还不知道: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达达搜探秘小编认为,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翻译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

  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

  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

  其时,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

  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

  浔阳,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

  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

  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

  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

  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

  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

  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

  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

  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

  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

  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

  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

  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

  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

  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

  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

  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

  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

  试字,即暗含比意。

  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

  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以上就是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6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